阅读记录

第209章 集资募工,困难重重[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帕包了好几层的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枚早已磨得看不清字迹的旧铜板,还有那么一两块小小的碎银角子,估摸着也就百十来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俺俺也没啥钱。这点就算俺老汉的一点心意吧。”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将那点钱也放在了张大山的银子旁边,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有了张大山和钱大爷带头,其他一些家里稍微还有点底子,或者平日里受过张家恩惠的村民,也都陆陆续续地,从怀里或者腰间,摸出几个、十几个不等的铜钱,或者一小块碎银子,放到了那堆“集资款”上。
     虽然大多数人拿出来的,都只是些零零碎碎的铜板,甚至还有人红着脸说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愿意多出几天力气来顶。
     但那份心意,却是实实在在的。
     很快,那块大石头上,便也零零散散地堆起了一小堆铜钱碎银和一些杂物。
     虽然离张大山估算的、购买工具和初期伙食的开销还差着不少。
     但也总算有了个像样的开端。
     “好。钱的事儿,咱们先这么着。”张大山看着那堆凝聚了众人心血的“集资款”,心里头也是一阵感动。
     “剩下的缺口,俺再想想法子。总之,这修水利的家伙什和基本的伙食,俺给大家伙儿兜底了。”
     他这话,又引来了一阵感激的议论。
     “接下来,就是人的事儿了。”张大山继续说道。
     “这修河道,建塘坝,可不是三五个人就能干成的,得靠大家伙儿齐心协力,都把力气往一处使。”
     “俺的意思是,从明日起,咱们村里,每家每户,都得出至少一个壮劳力,跟着俺一起下河干活。家里劳力多的,可以多出几个。劳力少的,或者实在抽不出人手的,也得想办法,要么让家里的妇人孩子,帮着做些送饭、拾柴之类的轻省活计,要么就用粮食或者别的东西来折算工分。”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有人光等着占便宜,不出力的。”
     “这个大伙儿有没有问题?”
     他这话一出,底下的人群又是一阵议论。
     出人出力,自然是应该的。
     可这怎么个出法?怎么个算法?
     各家各户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家里男人多,有的家里就一个独苗。
     有的离河边近,有的离河边远。
     这要是算不清楚,将来分好处的时候,岂不是又要闹矛盾?
     “大山哥,俺们都听你的。”张河先开了口,他知道这事儿必须得有个章程。
     “可这人手咋个调配?还有这干多干少的,将来咋个算?”
     这确实是个难题。
     张大山也知道,这种涉及到集体劳动和利益分配的事情,最是容易出岔子,也最容易伤人心。
     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个俺也想过了。”
     “咱们可以先按户头来分派任务。比如,这清淤的河段,可以分成几截,每几户人家负责一截。大家伙儿互相监督着干,谁也别想偷懒。”
     “至于这工分的计算嘛咱们可以先弄个简单的法子。比如,一个壮劳力踏踏实实干足一个时辰,就算一个工分。半大孩子或者妇人干一个时辰,就算半个工分或者三分之一个工分。”
     “每天干完活,由各段的负责人,把各家出的工分都仔仔细细地记在账上。这账本,就由小山来管,他识字,算术也好,保证公公正正,谁也别想占便宜。”
     “将来等咱们村里这水利修好了,地里能多打粮食了,或者办起了别的什么集体营生,有了进项,再按照这工分的多少,来给大家伙儿分红,或者抵扣赋税啥的。”
     他这法子,虽然还很粗糙,但也算是提出了一个相对公平、也看得见摸得着的框架。
     至少,让那些肯出力的人,看到了未来的“回报”,心里头也就有了盼头。
     众人听了,也都觉得这个法子还算靠谱,比以前那乱糟糟的摊派徭役,可强太多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好。既然钱和人都大致有了着落。那咱们”
     张大山正想宣布明日正式开工,把大伙儿的干劲儿再鼓一鼓。
     忽然,人群外围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带着几分不阴不阳的调调,让人听着就浑身不舒坦。
     “哎哟喂,这张大当家的,如今可真是威风八面,气派不凡啊。”
     “站在这儿发号施令,又是集资又是募工的,比那县太爷的派头还足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这青石村,改姓张了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个一向喜欢搬弄是非、又跟刘员外走得极近的孙二,正抱着膀子,斜靠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不知道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旁边,还站着几个平日里跟着他一起混日子的泼皮无赖,也都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嘻嘻哈哈地附和着。
     张大山看到是他们,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喜欢。
  

第209章 集资募工,困难重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