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3章 府试考场,再展才华[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的考生,则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笔尖在纸上划了又改,改了又划,始终难以落定。
     也有少数几个看起来胸有成竹的考生,正奋笔疾书,神情专注,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小山,便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他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前两道四书义的题目。
     虽然耗费了不少心神,但他感觉,自己发挥得还算不错。
     至少,将自己对经文的理解和感悟,都清晰而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接下来,便是那道最难啃的“硬骨头”——《尚书》中的“十六字心传”了。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仔细地审视着题目。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智慧。
     如何才能在短短数百字的篇幅之内,将其精髓阐发出来,并且还要合乎制艺的法度,确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小山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周先生当初讲解这段经文时的情景。
     先生说,这十六字,乃是尧舜禹三代圣王心心相印之秘诀。
     “人心”,指的是人欲之私,易放难收,故曰“危”。
     “道心”,指的是天理之公,微妙难明,故曰“微”。
     为政者,当如何处之?
     唯有“精”,精研义理,明辨是非。
     唯有“一”,专心致志,守死善道。
     方能“允执厥中”,不偏不倚,达到天下大治的境界。
     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小山再次睁开眼睛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提起笔,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写作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次,他写得比之前更加从容,也更加自信。
     他仿佛不再是一个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的童生。
     而更像是一个在与古代圣贤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学者。
     他将自己对“人心”与“道心”的理解,对“精一”与“执中”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融入到了笔端。
     他的文字,虽然依旧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青涩,但其中所蕴含的那份对圣贤智慧的敬畏和对治世之道的独立思考,却已然超出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深度。
     当他终于将这道最难的经义题也顺利完成时,窗外的日头已经开始偏西了。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身体都像是被掏空了一般,疲惫不堪。
     但他看着自己那三份写得满满当当、墨迹尚未完全干透的答卷。
     心中却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充实和一丝小小的骄傲。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那些阅卷的考官们去评判了。
     至于那道他最不擅长的“试帖诗”,他只是在最后的时间里,草草地按照格律和平仄的要求,勉强凑了几句出来。
     毕竟,府试之中,经义才是根本,诗赋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能不失分,便已是万幸了。
     终于,当贡院内那悠长而沉闷的钟声再次响起,宣告着第一场考试正式结束时。
     小山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试卷整理好,用镇纸压住,等待着衙役前来收取。
    喜欢。
  

第183章 府试考场,再展才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