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 尘埃落定,心境了然[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院子角落里叮叮当当地,试图将一些废弃的木料“变废为宝”,虽然大多时候还是会弄出一堆不成形的木柴。
     就连最小的豆子,似乎也比以前更爱笑了,他会迈着小短腿,在院子里追逐着那几只被铁牛养得肥硕的兔子,或者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他自己也看不懂的“图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氏看着这一切,看着丈夫脸上那久违的轻松,看着孩子们眼中那重新闪烁的光彩。
     她的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温暖和感激。
     她知道,这个家,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那些曾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阴霾,正在一点点地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明媚的阳光,和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
     “当家的,在想啥呢?站在这儿半天了,也不怕着凉。”
     王氏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粗茶,走到张大山身边,柔声说道。
     她将一件刚从屋里取出来的、用自家织的厚实麻布新做的夹袄,轻轻披在了丈夫的肩上。
     张大山回过神来,接过茶杯,入手是熟悉的温暖。
     他转过头,看着妻子那张在岁月和操劳中依旧带着温柔笑意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没什么。”他笑了笑,握住了妻子那双因为常年劳作而略显粗糙的手。
     “就是觉得这日子,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是啊。”王氏也跟着感叹,“以前啊,俺做梦都想不到,咱们家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
     “有新房子住,有饱饭吃,孩子们也有个奔头”
     “当家的,”她看着丈夫,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依赖,“这都是你是你给咱们这个家带来的。”
     “不。”张大山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这是咱们一家人,一起熬过来,一起拼出来的。”
     “没有你和孩子们,光靠我一个人,也撑不起这个家。”
     他说的是实话。
     是这个家的每一个人,用他们的坚韧、勤劳、智慧和爱,共同铸就了今天的这份安稳和希望。
     “当家的,”王氏忽然想起了什么,轻声问道,“老宅那边以后,咱们真的就一点都不管了吗?”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和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源自传统观念的束缚。
     张大山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妻子在担心什么。
     也知道,在这个时代,“不孝”这两个字,是多么沉重的一顶帽子。
     “分家文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他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
     “生养之恩,俺记在心里。但养育之责,他们从未尽过半分。”
     “这些年,俺们大房为那个家付出了多少,村里人也都看在眼里。”
     “如今分家另过,俺每月按时送去救命粮,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又以长子身份,为他操办了最基本的丧葬,已是仁至义尽,也全了这世俗的体面和人子的名分。”
     “至于其他的无论是张婆子,还是张二狗,亦或是那个刘氏。”
     “他们是死是活,是穷是富,都与咱们家,再无半分瓜葛。”
     “俺们欠他们的,早已还清了。”
     “他们欠俺们的,俺也不想再去追究了。”
     “从此以后,就当是陌路人吧。”
     他说出“陌路人”三个字的时候,语气里,没有丝毫的怨恨,也没有丝毫的留恋。
     只有一种彻底放下后的平静和了然。
     王氏听着丈夫这番话,看着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绝。
     她知道,这一次,丈夫是真的彻底放下了。
     她也终于从心底里,松了一口气。
     是啊。
     都过去了。
     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那些令人窒息的纠缠,都随着那个老人的离去,而彻底成为了过去。
     他们这个家,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去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崭新的未来了。
     “嗯。”她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都听你的,当家的。”
     张大山也笑了。
     他将妻子揽入怀中,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片广阔的天地。
    喜欢。
  

第170章 尘埃落定,心境了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