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思卡尔顿华灯璀璨的水晶吊灯下,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李琦正与银都的少帅宋代低声交谈。
宋代不到四十,在论资排辈的文化系统里已是锐不可当的少壮派。
可此刻看着对面年仅二十七岁、却已登临部级高位的李琦,他心中五味杂陈,那点少年得志的意气被一种近乎荒诞的落差感取代。
他抿了口酒,自嘲地笑了笑:“真不得不服气啊!跟你一比,我这点成绩,简直像是白活了这些年。”
李琦举杯示意,低声笑道:“宋总过谦了。我这个位置,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倒是你,每一步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根基深厚,这才是真本事。”
他这话并非客套。他深知自己倚仗着“先知”的优势,而宋代能在盘根错节的体系里走到今天,其手腕、眼光和韧性,都值得敬佩。
宋代唏嘘几声,脸上那点酒意似乎化作了更深沉的感慨。
他话题一转,指向窗外璀璨的香江夜景,也指向更辽阔的未来:“时代变了,李部长。华夏入世在即,这是大势所趋。电影这潭水,光靠自家养着,只会越来越浑,越来越死。得放鲶鱼进来,搅动一番,才能活起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紧迫:“所幸啊,外面的‘鲶鱼——好莱坞那些真正的巨鳄,没能完全把触角伸进来,反倒是你,”
宋代目光灼灼地看向李琦,“咱们自家池塘里长起来的‘鲶鱼,已经成了气候!谁能想到?几年前我们还在苦苦思索怎么让华夏电影‘走出去,怎么在戛纳、奥斯卡露个脸。
这才多久?局面已经大不相同了!你做的那些事,在香江,在海外,甚至……在岛内,”他压低了声音,意有所指,“动静都不小。”
宋代显然有些喝多了,话匣子打开便收不住。
他谈起更深层的改革渴望,谈到引进好莱坞大片,提高它们在内地的分账比例。
这想法在90年代初,曾让当时的华影总经理背负“洋买办”的骂名,最终无疾而终。“挨骂怕什么?”宋代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激愤,“短痛是为了长远的活路!”
李琦深以为然。
后世的产业,比如电动车,引入特斯拉这条‘鲶鱼,结果是国产厂商不仅没死,反而被逼出了真本事,整个产业链蓬勃爆发,十年光景,天翻地覆!这才是引入竞争的正道!”
宋代的话也提醒了李琦。
“宋总,道理是通的。可惜啊,”他语气转冷,带着一丝讥诮,“到了咱们电影这块儿,剧本就完全走歪了。”
从94年好莱坞片子进来开始,他们就想着多进片、多分钱。可谈了多少年?分账比例像挤牙膏,13.5%!熬到2012年才涨到25%!引进数量呢?到2025年,还是可怜巴巴的34部!更别提那个成了国际笑话的‘国产保护月!
保护?保护了谁?
保护出了一群躺在温床上吸血的蛀虫!
资本吃得脑满肠肥,上层盆满钵满,最后喂给观众的是什么?是《麻辣滚烫》那样翻炒冷饭的投机?
是《满江红》那种裹着历史外衣的闹剧?
还是《好东西》那种不知所云的玩意儿?
讽刺吗?
真人电影圈一群‘科班精英自嗨到烂泥扶不上墙,最后让一个非科班的动画导演凭进了影史前五!
这难道不是对整个畸形生态最大的耳光?
不过,现在好了。既然你们不争气,烂泥糊不上墙,那就别怪我卷死你们!
他环视着这满座星光的香江。
我不光要在内地拍,我还要在香江拍,在米国拍!用全球的资源,做最好的电影!到时候,一部部输入进去,看看是你们那些注水的‘保护品硬,还是我的‘乱拳更狠!
他的眼神,让坐在附近的城龙和李连捷都感受到了压力。
两人对视一眼,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大师!”城龙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敬意。
“李部长!”李连捷则沉稳许多,眼神中透着一丝探究。
李琦收敛了锋芒,换上平和的微笑:“客气了,你们两个是前辈,一个国庆档,一个春节档,可是重任在肩,缺钱,直接开口,”他转向李连捷,“你要在内地取景拍摄,地方上遇到任何麻烦,随时给我电话。”
这分量,不言而喻。
城龙和李连捷连忙点头,心中大定。
有这位新晋“部级大佬”在幕后撑腰,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
趁着气氛,城龙又兴奋地和李琦低声交流了几句新片剧本的细节,李连捷也提了几个关于角色塑造的想法。
李琦的回应简洁却直指要害,让两人受益匪浅。
酒宴结束时,已是深夜。
走出丽思卡尔顿金碧辉煌的大门,香江湿润微凉的夜风拂面而来。
城龙深吸一口气,方才席间的疲惫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熊熊燃烧的干劲。
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直接对司机说:“去片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引擎轰鸣,汽车汇入璀璨的车流。
城龙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李琦刚才那番话仍在耳边回响,还有那份毫无保留的支持。
士为知己者死?
城龙嘴角扬起一个豪迈的笑容。
李琦这种,给钱、给创作自由、给顶级剧本、还能扫平政策障碍的“知己”……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地“死”上四回!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都,丰泽园。
这间老字号饭庄的雅间里,气氛与香江的奢华截然不同,却同样热烈。
围坐的是「璀璨娱乐」的几位导演和摄影师。
确切地说,是以原西影厂资深摄影师黄建鑫为首的一批“老西影人”。
桌上摆着地道的京味菜肴,几瓶牛栏山已经见底。
第455章 剩下的就算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