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一个小插曲,田振的新专辑发布之前,矮大紧在网上阴阳李琦,“自己写歌都写不明白呢,还给别人写歌?猪鼻子插大葱,你装什么呢?”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有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麦田音乐”。
     准确地说,已经不是他的“麦田音乐”,因为已经被华纳给收购了。
     这样一来,他在华纳里面也是有股份的,随着娜英的加入,为了钱,他直接下场开喷。
     可眼见着《风雨彩虹、铿锵玫瑰》一步步冲到了榜一,他那张满是疙瘩的脸彻底变成了猪肝色,彻底不吱声。
     田振的登顶,不仅给她自己带来了强大的流量,同样也给李琦这边带来了极大的收益。
     当初,李琦和田振的签合同的时候,就约定版权两人五五分账。
     专辑部分,如果销量超过五十万张,李琦要五个点。
     如今十天的时间刚过,销量已经超过了40万+,超过五十万不是问题,甚至有可能超过一百万张。
     “李老师,《当代歌坛》那边的编辑有没有和你打电话?”田振在电话里问李琦。
     “打电话了,我这边排一下时间,看什么时候,咱们一起接受一下采访。”
     随着这次的爆火,李琦和田振都收到了《当代歌坛》的采访。
     特刊。
     这是李琦第四次登上《当代歌坛》封面,之前发了三个专辑,上了三次特刊,如今又是一次,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次以作词、作曲人的身份登上特刊。
     在这个没有围脖、抖因的时代,各家媒体爆出来的东西都不保真。
     《当代歌坛》相对好一点,半月刊,上半月和下半月各出一期,还会附送一个32开的小本,里面都是流行音乐的歌谱。
     随着DVD的兴起,《当代歌坛》后面会推出送CD……
     所以粉丝们都会为其买单,而《当代歌坛》杂志这边发现,无论哪一期只要有李琦的话题,销量必然大涨。
     而且《当代歌坛》是内地刊物,不推内地歌手,去舔港台的那帮臭脚?
     当然,去捧人家臭脚,也轮不到他们。
     以至于他们就盯着李琦,期盼着他发专辑,这一波,他们等了好几个月,哪怕不是李琦自己发专辑,但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自然不会放过。
     李琦上次吃了亏之后,也通过卓韦和《当代歌坛》保持联系,偶尔也放一些消息和照片给他们。
     主动让他们报到。
     “比如今天李琦和许情一起拍戏,明天和徐静擂在剧组靠的很近,后天又与颜丹辰两人打情骂俏……”
     既让杂志赚钱,又维持李琦的人气和热度,而且还能混淆视听。
     毕竟绯闻多了,那就不是绯闻。
     粉丝们也不是沙比,一天换一个,鬼才信?
     双赢,不寒碜!
     ……
     《当代歌坛》的采访现场。
     主编:“请问,你认识矮大紧吗?最近他一些媒体上,对你的音乐才能进行否定。”
     “他谁啊?哪个公司的?”李琦一脸的认真。
     “麦田音乐的创始人。”
     李琦摇头,“没听说过。”
    &nb

第124章 双赢,不寒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