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2章 边境(下)[1/2页]

我做古玩的那些年 封天门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过这自然对我们五人构不成任何影响,毕竟我们五个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的,要说起来,韩天志是大车司机,终年跑长途,风吹雨淋,就算说的严重一点,爬冰卧雪也不算过分。而段家姐弟更是在铁路工作,天气什么的不在话下。哪怕是李翠,也是终年待在北方,虽说她是看事兼职寿衣设计,但是家里的生意基本上都是和庄稼有关的,酷暑寒冬顶风冒雪也算是常态。
     反而是我似乎最养尊处优,这也没办法,做了十来年的古玩生意,虽说也到处收货淘货,但是,古玩行的这班人最是懒惰,依靠着自己的眼力赚钱,出趟门都会找上最舒服的酒店,吃最好吃的当地吃食,哪怕去看货也是赶上太阳落山之后,总之就是风不吹,雨不打的 日子过多了。
     你若要问东北孩子觉得什么时候最冷,那答案可真不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毕竟,在那个时候,屋子里都有暖气,温暖如春,即使外面天寒地冻,只要多穿几件衣服,就能够抵御严寒。
     然而,真正让东北孩子感受到刺骨寒冷的,却是初春时节。那时,春寒料峭,寒风凛冽,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让人不禁打个寒颤。而且,这个时候的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云密布,让人难以捉摸。
     在初春的早晨,当孩子们踏出家门,迎接他们的是一片寒冷的世界。寒风呼啸着吹过街道,卷起尘土和杂物,让人睁不开眼睛。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也无法完全阻挡寒冷的侵袭,手脚很快就会被冻得麻木。
     此外,初春的夜晚也是非常寒冷的。太阳一下山,温度就会急剧下降,寒意从四面八方袭来。即使躲在被窝里,也能感觉到那股透骨的凉气。
     所以说,对于东北孩子来说,初春的寒冷才是最难以忍受的。
     而今天的风,也确实够劲儿,几乎到了山顶架着望远镜的位置,寒风就几乎吹的人睁不开眼了,好在今天的太阳还是挺大的,否则这山顶的温度,估计要降回冬季了。
     “这里就三国交界了,看对面,对,就是河对面,就是北高丽国。”我们顺着向导的手指看过去,只见山脚下依旧封冻的河面对岸,大约三四百米的样子,就稀稀拉拉建着一堆低矮的房子。
     房子的顶上还竖着老式的烟囱,这时依旧呼呼冒着黑灰色的烟雾。
     这确实是令人感到无奈的情况,毕竟北高丽目前仍处于相对贫困的阶段。如果从时间的维度来对比,其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而且,北高丽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使得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在能源供应方面,北高丽的情况也较为特殊。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该国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煤炭资源。这意味着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在冬季取暖时,仍然采用烧煤的方式。这种取暖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不过好在,北高丽的人口还不是很多,即使依旧是按需分配的制度,虽说人们过的没那么好,但是相比起非洲一些地方,还是可以说吃得饱穿得暖的。
     我们几个轮流排在望远镜旁,看了看对面北高丽的景色,虽然谈不上风光,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哎,你们说,对面北高丽的冷面,会不会比咱们这边好吃呢?”韩天志问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段子枫笃定道
     “为啥呢?那地方不是高丽族的发源地么?”韩天志反问道
     “你知道那多穷嘛?我估么着,普通老百姓家里连冰箱都没有,而且平时应该吃肉都难,没有冰块,没有酱牛肉的冷面,你觉着能好吃嘛?”段子枫道
    &nb

第242章 边境(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