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后,他们开始探讨如何确保,即将到来的秋收顺利进行。
     赵普建议,首先应该派遣官员到各地视察农田状况!
     了解实际困难,并根据各地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他还提到,可以组织降卒,帮助那些劳动力不足的百姓收割农田。
     以保证粮食不会因为人力短缺而浪费。
     李从嘉闻言笑道:“这是劳动改造了,连番的大战,确实存在不少田地没人秋收的情况。”
     众人听这个词语很陌生,但是也能理解含义。
     “让这些降卒去先秋收,也可保证他们散入到村屯民户中,一来有饭吃,二来有活干。”
     “不错!”
     “不错!”
     李从嘉称赞两声,就觉得这个赵普做事情挺有方法。
     前几天还觉得五千降卒的口粮是个麻烦事,现在打乱重分。
     既能解决壮丁人口不足,还能帮助百姓收秋粮。
     赵普在历史上是响当当的人物!
     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
     又策划了杯酒释兵权,让赵匡胤在怀柔的策略下剥夺了武将大权。
     是个狠人!
     也是在位面之子赵匡胤背后的灵魂人物。
     实际上,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中唐以来藩镇擅权的隐患,和掌禁军的弄权问题的第一步。
     赵匡胤就是通过禁军弄权,登上了皇位。
     后面跟随着一系列的几年缓缓推进的官制改革,强化中央,制约地方的一系列手段,削弱节度使的权力的分权行为。
     这可是赵匡胤两大称帝的路上的重要基石。
     “主公,此次千里来投,看到天下动荡,大周柴荣已经开始收拢兵权,对外用兵了,怕是不出一年,就要攻打大唐。”
     赵普继续分析的说着。
     “哎!”
     李从嘉轻叹一声道:“留给我们时间也不多了,估计明年会有举国之战。”
     按照历史的发展。
     雄主柴荣,明年将会发兵攻打南唐,甚至还有御驾亲征的情况。
     柴荣三征南唐,打下了赫赫威名。
     夺走江淮十四州,奠定了他夺取天下的基础。
     赵普又说道:“所以主公所处的位置极为重要,今年务必整顿岳州、潭州两州之地,以防万一。”
     “你们都怎么看?”
     张泌、董蒨、潘佑都在纷纷谏言。
     这是李从嘉文臣的主要班底。
     赵普提出了几个关键点:“一是加强治安管理,确保商业活动的安全,降低税赋,洞庭湖水域发达,占有地利,可夺走江陵的商贸资源。”
     其余文臣闻言,都倒吸口凉气。
     “妙计啊!”
     赵普提出的第一条就策略。
     降低税赋,吸引商贸。
     是站在一国角度考虑。
     完全打破了这军队作风的思考模式。
     李从嘉心道:“这赵普日后为大宋朝独相十余年,确实有过人之处。”
     此时他刚刚踏入仕途,初出茅庐,就着眼于税法。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和水利设施,这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有助于促进贸易往来。”
     “三是重视教育,培养本地人才,为长远发

第175章 神似毒士的赵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