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7章 不管什么人,一查到底[1/2页]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太初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紫禁城,奉天殿。
     旭日东升,金光透过巨大的菱花窗棂,洒在崭新的金砖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殿内,檀香袅袅,肃穆庄严。
     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分列左右。
     群臣皆是神情肃穆,带着几分初入新宫的敬畏,以及对新朝气象的期待。
     陆晨身着十二章纹的龙袍,头戴通天冠,端坐于高大的龙椅之上。
     他面色平静,目光扫过下方群臣,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
     随侍太监上前一步,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内阁左丞相杨逍手持玉笏,从文臣班列中走出,来到大殿中央。
     “启奏陛下。”
     杨逍躬身行礼,声音清朗,“自陛下定鼎天下,百废俱兴,万象更新。”
     “然,东海之滨,倭寇袭扰不绝,乃心腹之患,臣请陛下早日定夺,出兵征伐,以安海疆,扬我国威!”
     杨逍话音一落,立刻引起了朝臣们的附和。
     “臣附议!”
     “倭寇狼子野心,自隋唐以来,便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前元孱弱,致使倭寇坐大,如今我大明国力鼎盛,正该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殷天正一步踏出,声如洪钟:“陛下!倭寇欺人太甚!臣认为当踏平倭岛!”
     陆晨抬手,轻轻向下压了压。
     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倭国之事,朕已知晓。”陆晨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宋濂出列,这位当代大儒,神色凝重:“陛下,前元曾数次征伐倭国,皆无功而返,损兵折将甚巨。倭国虽小,其民风彪悍,且地形复杂,海路艰险,不可不察。”
     范遥接口道:“宋大人所言极是。前元征倭,败在准备不足,轻敌冒进,更兼后勤不济,天时不利。我朝若要出兵,需得制定万全之策,吸取前朝教训。”
     彭莹玉道:“倭寇之患,非止一日。其沿海流窜,行踪不定,剿之不尽。依臣之见,除正面征伐外,更需断其根基,绝其内应。”
     铁冠道人张中捻着胡须:“倭寇之所以猖獗,除其本身凶悍外,亦有我朝部分不法商人暗中资助,甚至勾结,为其提供补给,指引方向。”
     兵部尚书谢逊声音沉稳有力:“陛下,倭国孤悬海外,蕞尔小邦,不足为惧。然其民,正如司马温公所言……”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谋,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
     “此等民族,唯有以雷霆手段,彻底将其打服、打残,使其不敢再生觊觎之心!”
     谢逊的话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
     群臣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传声:“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朱元璋,求见!”
     群臣微微有些意外。
     锦衣卫指挥使直接上殿面圣,显然是有紧急要务。
     陆晨淡淡道:“宣。”
     片刻后,朱元璋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大步流星地走进奉天殿。
     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朱元璋。
     来到殿中,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臣朱元璋,参见陛下!”
     “平身。”陆晨看着他,“何事?”
     朱元璋起身,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奏,双手呈上:“启奏陛下!臣奉旨彻查自元末以来江南沿海倭寇袭扰之事,发现惊天大案!”
     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接过密奏,转呈给陆晨。
     陆晨展开密奏,迅速浏览。
     原本平静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龙椅上那位年轻帝王越来越冷峻的面容。
     朱元璋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一丝铁血杀气:“臣查明,江南苏、松、杭、甬等多地,皆有豪商大贾,暗中与倭寇勾结!

第287章 不管什么人,一查到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