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国师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
他说,有一个国家,很大很大。没有战争,没有杀戮。各族人民都很团结,人人平等,百姓安居乐业。军人,是伟大的,是保护百姓的,是受百姓拥戴的。律法公平、公正。一切行为,只要不违法律,皆可做………
那一夜,宁皇眼中放着光,贾仁眼中满是期望,他和张虎心中的火被点燃,胡可可说那是天堂。
从此以后,宁皇变了,贾仁更变了,他与张虎也变了。
她们什么也没商量,只是走着长安描绘的那一条路。
行吗?只要努力,一定行。
即使他没完成,那么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终究会完成。
南楚让他看到了希望,更看到了未来。
长安没有错,也不会错。
南楚京都,贾谊收到镇西军的密函,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
当听到边城告急,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南楚正值两线作战,又有大明国叩关。
南楚已在风雨飘摇之中。
又闻镇西大将军张彪身受重伤,更是人心惶惶。
贾谊扫视文武百官,肃目道,
“如今南楚正值危难之际,需要各位鼎力相助。只要大家众志成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诸位,有谁愿意领兵五十万,支援镇西军。”
大殿内文武百官皆低头,镇西大将军张彪生命垂危,自己去又能做些什么?
一旦函谷关攻破,南楚边危。自己领兵,将陷入困境,生死难料。
贾谊很失望,南楚将军如此之多,居然无人敢领兵出战。
国家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们的选择往往是自己的利益。
这一次战争结束,一定要选拔一批新鲜的血液。
人老了,心气就没有,那一份热血就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贾谊准备点将时,刚刚回京暂任刑部尚书的江尚站了出来,高声道,
“我愿领兵!”
此言一出,所有的目光齐聚在他的身上。
江尚是第一次科举的三甲之一,更是天子门生,号称南楚三杰之一。
从政二十几年来,负责巡查考核。是南楚官员的噩梦。
其人,一心为国,无私无畏。在民间声誉极大。
在军中,威望也很高。特别是望城坡一战,令军中将士心服口服。
一个柔弱书生,能得到将士的尊重,可见一斑。
只是,如今的他,咳嗽不断,满头白发,一副垂垂老矣之模样。
不到五十岁,就如此苍老,是为国操了太多太多的心。
即使答应他去,大战过后,以他的病情,还能回吗?
贾谊叹息一声道,
“江尚书,南楚还有人。”
江尚恭手,眼光凝聚,身上气势汹汹。
那一刻,他已是真正的将军。
“老朽是一介书生,略通一些兵书。承蒙军中将士看得起,曾也暂代指挥史一职。见过刀枪箭雨,更见过血肉横飞。虽不曾提刀上阵杀敌,但也站在城头指挥决战。那时,不曾后退一步。如今,南楚势微,需要一个经历过大战的老将,而我恰恰就是。这支援之战,我最合适。不要看我年迈,对付小小明朝军队,还是有把握。大司马,老朽愿领军令状。”
喜欢。
第447章 大明起兵,镇西军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