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抉择关生死 融合系存亡[2/2页]

迁徙的三国城堡 十羚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教我死于乱箭之下!”
     他走到左槽前,剑鞘与星辰石相触的刹那,坛面突然震动,赤红光柱冲天而起,柱中浮现出魏营的景象:许昌的麦田金黄,邺城的工坊叮当,百姓脸上的笑,比剑上的宝石还亮。
     陆逊解开江东玺的红绳——那是吴国太用会稽的蚕丝织的,绳结里还藏着颗小小的珍珠,是当年孙策平定豫章时所得。“江东玺在此。”他将玉玺举过头顶,玉质的温润映着他的脸,“我陆逊立誓:吴人若敢私藏能量,不与蜀魏共享,教我沉入浔阳江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走到右槽前,玉玺嵌入的瞬间,蓝光如潮水涌出,柱中浮现出吴地的景象:建业的船坞相连,会稽的渔歌阵阵,孩童在江边摸鱼,笑声惊起一片鸥鹭。
     诸葛亮最后上前,指尖拂过玉龙佩的龙纹——龙额上的一点红,是当年刘备在荆州,用自己的血点的,说“这是汉的魂”。“玉龙佩在此。”他将玉佩贴在眉心,闭上眼,“我诸葛亮立誓:若融合后,蜀人忘了‘兴复汉室的初心——不是称帝,是安民——教我魂断五丈原,永不超生!”
     玉佩落入中央凹槽的刹那,青光如兰草疯长,柱中浮现出蜀地的景象:成都的织锦绚烂,汉中的梯田层叠,老农用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运粮,嘴里哼着“出师表”的调子。
     三柱光在坛顶交汇,凝成朵三色莲花,花瓣上,魏的麦田、吴的船坞、蜀的梯田相互缠绕,竟生得浑然一体。
     “共鸣了!”马钧的能量检测仪“嘀嘀”直响,指针突破了刻度上限,“创世能量……真的被唤醒了!”
     黄月英的听风针在光柱中悬浮,针尖微微颤动,指向莲花的花心:“但花心有粒‘沙!”
     众人细看,果然见花心处,一粒灰扑扑的东西在滚动,滚过之处,花瓣的光泽便暗一分。那灰粒炸开时,竟化作赤壁的火、合淝的血、夷陵的骨——是三国最痛的记忆,被某种力量从信物深处翻了出来。
     “是浮城自毁程序的‘怨魂!”诸葛亮的脸色骤变,他认出那灰粒的气息——和当年白帝城永安宫的药渣味一样,是绝望与不甘凝成的,“它藏在方舟残骸里,就等这一刻!”
     倚天剑突然剧烈震颤,赤红光柱中,曹操晚年的多疑之影正吞噬着许昌的麦田,魏兵的甲胄开始生锈,变成囚牢的铁栏。“不!这不是魏人的魂!”曹昂扑向剑槽,指尖被光柱烫得冒烟,“我们的魂是官渡的勇,不是铜雀台的疑!”
     江东玺上的珍珠突然迸裂,蓝光柱中,孙策的暴戾之影正撕碎建业的船坞,吴兵的刀开始砍向自己人。“这不是吴人的魂!”陆逊的指甲抠进玉玺,血珠渗进去,蓝光猛地暴涨,“我们的魂是江鸥的自由,不是猛虎的凶!”
     玉龙佩的龙纹开始褪色,青光柱中,刘备伐吴的偏执之影正淹没汉中的梯田,蜀兵的矛尖对准了昔日的盟友。“这不是蜀人的魂!”诸葛亮的羽扇狠狠砸向玉佩,扇骨断裂的瞬间,青光如利剑出鞘,“我们的魂是茅庐的义,不是夷陵的恨!”
     三人的怒吼在坛上空回荡,三国的记忆碎片在光柱中碰撞、炸裂,却又在炸裂后重新凝聚——赤壁的火化作了取暖的篝火,合淝的血滋养了田埂的土,夷陵的骨长成了守护的树。
     灰粒在新的记忆里尖叫、缩小,最终被莲花的花心吸收,化作一滴晶莹的露珠,顺着花瓣滚落,滴在坛上,星砂便长出了嫩绿的芽。
     “怨魂……被净化了!”黄月英的听风针重新凝聚,针尖指向莲花,发出愉悦的轻颤。
     马钧的能量检测仪突然“嗡”地一声,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共鸣度100%,创世能量已激活——”
     话音未落,莲花突然“咔”地一声裂了道缝。
     “怎么回事?”所有人的声音都变了调。
     只见花瓣上的嫩芽开始枯萎,不是因为灰粒,是从根上烂起——那是三国最深处的“异”:魏的“霸”、蜀的“义”、吴的“独”,在完美共鸣后,突然开始相互排斥。
     “原来……真正的考验,是‘和而不同!”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明悟,“自毁程序算准了我们能放下怨,却算不准我们能守住‘异!”
     虚空的黑暗趁机反扑,黑气如潮水般漫过坛沿,莲花的光芒越来越暗,裂缝越来越大。
     “用‘异补‘同!”黄月英突然喊道,她捡起断裂的扇骨,将魏的“霸”、蜀的“义”、吴的“独”刻在骨上,插进莲花的裂缝,“霸守疆,义连友,独保根——本就该这样!”
     曹昂的倚天剑发出龙吟,赤红光柱中,魏的“霸”化作了坚实的盾;
     陆逊的江东玺泛起蓝光,吴的“独”化作了灵活的舟;
     诸葛亮的玉龙佩青光暴涨,蜀的“义”化作了连接盾与舟的桥。
     盾护舟,舟载桥,桥连盾。莲花的裂缝开始愈合,在黑气中重新绽放,比之前更绚烂,花瓣上的魏蜀吴景象,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浑然一体。
     “这才是……真正的融合!”马钧的能量检测仪屏幕亮起,显示着“创世能量稳定——”
     远处的虚无之隙在莲花光前停下,黑气翻涌,却再难前进一步。
     第四节 险中求存 融合初启变数生
     莲花光笼罩祭坛的第三日,新的核心水晶在花心凝成,鸽子蛋大小,却仿佛装着整个三国的天地——魏的平原、蜀的山川、吴的江河,在水晶里缓缓流转,彼此滋养,互不干涉。
     “还有一个时辰,虚无之隙的主力就到了。”凌统的测空仪已恢复平静,铜针稳稳指向水晶,“新方舟的能量罩,就靠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钧正在调试能量导管,导管是用三国的兵器熔铸的——魏的矛杆、蜀的箭杆、吴的船桨,此刻正流淌着相同的能量流。“流量稳定!魏的‘刚、蜀的‘柔、吴的‘灵,在导管里转着圈跑,谁也不挤谁!”
     黄月英的听风针插在水晶旁,针尖微微颤动,记录着能量流的韵律——那韵律里,有魏兵的呼号、蜀人的歌谣、吴侬的软语,混在一起,像首磅礴的曲子。
     曹昂望着水晶里的魏地平原,忽然笑道:“没想到……吴的水,能让我的麦子长得更壮。”
     陆逊看着水晶里的吴地江河,河水正灌溉着蜀的梯田,他也笑了:“更没想到,蜀的山,能挡住冲垮我船坞的浪。”
     诸葛亮的羽扇轻拂水晶,里面的三国天地突然同时下雨,魏的雨是急的,蜀的雨是绵的,吴的雨是细的,落在一处,竟汇成了温柔的溪。“这雨,下得好。”
     就在此时,水晶突然“咔”地一声裂了道缝。
     “不好!”马钧的能量检测仪屏幕瞬间变黑,“能量流……在往水晶外漏!”
     众人细看,只见裂缝中渗出的能量流,正化作三国的士兵虚影,魏兵举着盾,蜀兵握着矛,吴兵驾着船,却在水晶外相互对峙,谁也不肯先退。
     “是‘身份焦虑!”黄月英的听风针疯狂抖动,“他们怕融合后,忘了自己是谁!”
     魏兵的盾开始砸向蜀兵的矛,蜀兵的矛开始刺向吴兵的船,吴兵的船开始撞向魏兵的盾——水晶的裂缝越来越大,新方舟的能量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薄。
     “喊他们的名字!”诸葛亮突然大喊,他指向一个魏兵虚影,“那是许褚的亲卫,叫王二狗!当年在潼关,他替曹操挡过箭!”
     曹昂立刻喊道:“王二狗!你是魏的好汉,不是谁的对头!”
     陆逊指向一个吴兵虚影:“那是程普的部曲,叫孙小五!当年在江夏,他救过三个落水的孩童!”
     “孙小五!你是吴的英雄,不是好斗的狼!”
     黄月英指向一个蜀兵虚影:“那是赵云的亲兵,叫赵大牛!当年在长坂坡,他抱过阿斗!”
     “赵大牛!你是蜀的忠士,不是记仇的鬼!”
     被点名的士兵虚影突然愣住,兵器“哐当”落地。越来越多的虚影停下争斗,迷茫地看着彼此——他们的甲胄虽不同,眼神里的疲惫与渴望,却一模一样。
     “你们守的,是同一片天!”诸葛亮的声音在虚空回荡,水晶里的三国天地突然同时放晴,阳光穿过裂缝,照在士兵虚影上,“看!那太阳,对谁都一样暖!”
     士兵虚影们抬头望天,忽然同时笑了,魏兵拉起了蜀兵的手,蜀兵帮吴兵推起了船,吴兵为魏兵撑起了伞。他们的身影化作流光,重新汇入水晶,裂缝开始愈合,能量罩重新变厚,比之前更坚固。
     新水晶彻底愈合的刹那,虚无之隙的主力抵达,黑气如海啸般扑来,却被能量罩狠狠弹回,发出凄厉的惨叫。
     祭坛上,曹昂、陆逊、诸葛亮并肩而立,看着新水晶里流转的三国天地,忽然同时大笑——那笑声里,有魏的爽朗、蜀的通透、吴的明快,混在一起,比任何共鸣都动听。
     “看来……这‘融合,我们成了。”
     “不。”诸葛亮摇头,羽扇指向更遥远的虚空,那里还有无数星辰在熄灭,“是开始了。”
    喜欢。
  

第135章 抉择关生死 融合系存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