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幡角唤武侯 核雨洗前尘上[2/2页]

迁徙的三国城堡 十羚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灵山所毁。”
     最后,他望向东胜神洲,一枚紫色棋子绽放华光,棋子上刻着美猴王,背后是花果山灵核虚影:“妖界业火,便在花果山娲石心。当年女娲补天,所剩顽石通灵之后,吸纳天地间妖魅精魄的反抗之火,凝成此核。孙大圣身为花果山之主,正可凭‘齐天大圣之名唤醒此核——那娲石心,实则是女娲镇压饕餮残魂之所。”
     沙和尚抚掌沉吟,降妖宝杖在地上划出八卦图形:“如此说来,需分四路寻核。只是佛界与道界戒备森严,如何取得?尤其那大雷音寺,门禁森严,又有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镇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侯目光转向唐僧,忽而叹息,虚像衣袖拂过唐僧袈裟,露出肩头金色疤痕:“贫僧曾在幽冥界查得,如来座下迦叶尊者,近年频繁往来于枉死城,所携金瓶中便装着‘洗魂露。此露本为超度亡魂所用,但若混入雨水中,可篡改活物记忆,抹去其反抗灵核熔炉的因果。当年天蓬元帅被贬,便是因此物失忆。”
     八戒一拍大腿,震得地面扬尘,钉耙上的锈迹簌簌掉落:“怪不得!俺老猪总觉被贬下凡的缘由不对劲儿——那嫦娥明明冲俺笑,怎么转眼就喊救命?原来都是他们设的局!当年在蟠桃宴上,俺看见老君和如来偷偷嘀咕,桌上摆着一张图纸,俺伸头一瞧,上面画的可不就是那‘人核熔炉?俺刚要开口,就被老君一拂尘打晕了!”
     唐僧闻言浑身剧震,记忆如潮水翻涌。他想起凌云渡上船时,老艄公诡异的笑容,那笑容竟与迦叶尊者一模一样;想起自己落水后,袈裟下被“洗魂露”灼伤的疤痕,那疤痕形状竟与琉璃盏纹路一致;更想起每次念诵《心经》时,脑海中总会闪过“灵核”“熔炉”等字眼,却总是转瞬即忘。
     “阿弥陀佛……”唐僧低诵佛号,指尖抚过袈裟下的疤痕,疤痕竟发出微光,与诸葛亮虚像手中的灵核棋子遥相呼应,“原来贫僧取经之路,竟是一场瞒天过海的骗局。当年在化生寺发愿时,贫僧曾见佛光中藏有血色,如今方知,那是万千灵核的泣血之光。”
     悟空怒拍棋盘,灵核棋子纷纷震落,化作点点星光坠入地面:“好个灵山!好个天庭!当年骗俺大闹天宫,原来是怕俺搅了这腌臢勾当!等俺取了灵核,定要把那大雷音寺的琉璃瓦全掀了,把兜率宫的八卦炉砸个稀巴烂!”
     正激愤间,诸葛亮忽然指向东北方向,面色骤变,羽扇上“八阵图”三字渗出冷汗:“快看!洛阳核云又起!”众人抬眼望去,只见天际浮现巨大齿轮虚影,每转动一圈,便有无数黑点如暴雨倾盆坠入洛阳——那是凡人灵核被吸入熔炉的景象,隐约可闻千万冤魂的哀嚎,如万鬼夜哭,震得人耳膜生疼。
     八戒眼眶通红,泪水混着鼻涕直往下淌,钉耙在手中握得“咯吱”响:“俺去杀了那老匹夫司马懿!他当年在上方谷,就该被烧死!”说罢就要腾云而起,却被诸葛亮袖风按住,那袖风看似轻柔,却如千钧之重:“不可!熔炉外围有‘北斗七星核布成的结界,需四核齐聚方能破阵。若贸然闯入,只是白白送命——汝看那齿轮虚影,每转一圈,便有一万灵核被炼化,此刻已转了七七四十九圈,汝若去迟了,洛阳百万生灵,便再无幸存者。”
     此时,金箍棒突然再度发烫,棒身血字重现,却比昨夜更加清晰,且多出一行小字:“东风可借,需祭真身,魂归天枢,魄镇熔炉。”悟空皱眉凝视,喃喃自语:“东风可借……当年公瑾借东风,需筑七星坛,以自身寿元为祭。如今要借星辰之力破熔炉,难不成……要俺老孙顶这天枢星位,被压在饕餮眼中?”
     诸葛亮凝视悟空,目中泛起悲悯之色,虚像双手负后,在阵中踱步,石龟驮碑上竟映出他的倒影:“大圣聪慧。当年周公瑾借东风,实则是暂代‘天枢星位,承受天道反噬。今若以灵核破阵,需有人重走此路。只是……此阵需以‘先天一气为引,普天之下,唯有大圣的混元一气可担此任。当年女娲炼石补天,大圣乃天生石猴,正应此气。”
     唐僧双手合十,向前一步,袈裟上的金线闪闪发光,竟是当年如来所赐的“锦襕袈裟”:“阿弥陀佛,贫僧愿代徒儿前往。贫僧已修得丈六金身,虽不及大圣先天一气,却也能撑得一时三刻……”
     “不可!”悟空与八戒同声喝止。沙僧抢道:“师父金身已损,当年在凌云渡被‘洗魂露伤了根本,如何承受得住天道之力?待弟子——”
     诸葛亮摇头打断,虚像忽然伸手,轻轻按住悟空肩膀,虽无实体,却让悟空感到一阵清凉:“此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强为。且先寻灵核,其余事……”他虚像逐渐透明,声音也变得缥缈,如远处的晨钟,“吾明日此时,必当再与诸位详议。切记,取灵核时需以自身业火为引,不可强夺——天蓬元帅的业火,便藏在你钉耙的齿缝之间,那是当年你打碎灵核熔炉图纸时,溅上的浆液所化。”
     话音未落,虚像已化作万千光点消散,唯有素绢上“天枢星核”四字仍在发光。悟空拾起一枚灵核棋子,只见棋子上隐约映出自己被压五行山的画面,山下压着的不是“唵嘛呢叭咪吽”符,而是“人核熔炉”四字。
     孙悟空忽然想起五行山下的岁月——每到月圆之夜,总有阴魂附在山壁上哀号,诉说着被炼化灵核的痛楚。他原以为是自己大闹天宫的业报,此刻方知,那是饕餮通过地脉传来的冤魂之声。金箍棒在掌心震颤,仿佛在呼应他心底的怒火。
     “先生说俺是先天一气……”悟空攥紧素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当年如来压俺五行山,是不是怕俺觉醒后,会成为破局之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的虚像虽已消散,晨雾中却传来幽幽叹息:“五行山者,‘金、木、水、火、土五行封印也,正对应饕餮五窍。如来以你为‘天枢星核之钥,既镇凶兽,又防你搅局……”声音渐不可闻,唯有晨雾中飘落的金粉,在素绢上积成“逆天改命”四字。
     唐僧见悟空神色冷峻,知他心意已决,遂不再劝阻,转而翻开《楞严经》,指尖抚过经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句,忽觉经文发烫,竟显露出夹层中的密卷——那是当年金蝉子未被“洗魂露”篡改的记忆残片,画着灵山深处的灵核熔炉。
     “师父,您看这个!”沙僧从行囊中取出一个锦囊,正是当年观音菩萨所赠,“俺昨夜整理行李时,发现锦囊里有片杏叶,竟未枯黄,叶脉间隐约有‘杏坛柏三字。”
     八戒凑上前去,猪鼻险些碰到杏叶:“乖乖!这莫不是孔老夫子显灵?”
     唐僧接过杏叶,见叶背用朱砂写着“克核者,仁也”,不禁眼眶湿润:“儒界业火,需以‘仁心引之。八戒,你钉耙中的业火浆液,需混以你的鲜血,以‘忠义为引——当年你在高老庄护佑百姓,便是仁心之证。”
     八戒摸摸后脑勺,嘿嘿笑道:“师父这么一说,俺老猪也算个大善人了!等取了儒界灵核,俺要回高老庄看看,说不定能想起更多事儿……”
     正说话间,天际忽然传来仙鹤长鸣,竟有三只丹顶鹤衔着玉简飞来,落于唐僧肩头。玉简上刻着“道界业火,需借猴毛”八字,尾端盖着太上老君的丹炉印。
     “老官儿这是何意?”悟空挑眉,拔下一根毫毛,只见毫毛竟化作微型八卦炉,炉底隐约可见灵核跳动,“莫不是想让俺用毫毛里的先天之气,去换他的业火灵核?”
     沙和尚沉思道:“当年大师兄大闹天宫时,曾将毫毛混入兜率宫炉灰,或许道界灵核,需以毫毛为引。”
     悟空点头,将素绢收入耳中:“也罢,俺便先去天庭走一遭。师父,您与呆子去曲阜,务必小心迦叶那厮——沙师弟,你随俺上天宫,咱们兵分两路,速战速决!”
     众人正要起身,忽闻五丈原下传来低沉的震动,如巨兽翻身。唐僧袈裟上的七星印记再次发烫,竟在地面投出饕餮虚影,那虚影张开巨口,露出无数灵核组成的利齿。
     “子时将至,饕餮的封印越来越弱了。”悟空望向洛阳方向,“司马懿那老匹夫,怕是想在子时集齐北斗七星核,彻底唤醒饕餮……俺们必须争分夺秒!”
     说罢,他纵筋斗云而起,金箍棒直指三十三重天,身后留下一道金光,如彗星划破长空。唐僧望着他的背影,手中杏叶轻轻颤动,叶脉间渗出一滴露珠,竟化作“义”字落入八戒掌心。
     “走吧,八戒。”唐僧翻身上马,“咱们去曲阜,寻那杏坛柏,也寻一寻,被灵山抹去的‘仁义之心。”
     八戒扛起钉耙,望着悟空消失的方向,喃喃道:“大师兄,你可一定要活着回来……俺老猪还等着跟你分灵核呢。”
     沙和尚握紧禅杖,望向天际逐渐清晰的北斗七星,天枢星旁竟多出一颗暗星,似隐似现。他忽然想起诸葛亮的话:“东风可借,需祭真身”——或许,这颗暗星,就是孙悟空即将踏上的宿命之路。
    喜欢。
  

第54章 幡角唤武侯 核雨洗前尘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