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题很多很多,我还是举例一一反驳吧。”
     “如果雅典和古埃及人有大量贸易,那么,他们是如何贸易的呢?他们的商品交换要不要签合同?”赵海生问道。
     “肯定要啊。”小眼镜回答。
     “好,那你说,当时雅典用什么东西来书写?古埃及人又用什么来书写?他们的语言相同吗?如果需要翻译,当时有没有什么东西记录下来?”
     “古埃及人用泥板记录,雅典人嘛,用泥板、陶板,或者莎草纸和羊皮纸。这些都不是问题。”小眼镜回答道。
     “粮食贸易这么大宗的贸易,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多少遗迹留下来呢?签约的合同也没有啊?而且双方语言还不通!你自己不觉得这里问题很多吗?”
     赵海生没有给他们再反驳的机会,又提问道:
     “既然雅典是一个古代文明,人口众多。但是现代考古没有在雅典发现煤炭资源,那么我请问,雅典城这么多人,用什么东西来取暖?用什么东西来做饭?如果他们真有那么多手工业,用什么东西来冶炼铜铁?要知道古希腊半岛的地方可不大,既没有煤炭,希腊半岛哪里来的东西烧火?”
     赵海生看了一眼小眼镜,这才说道:“雅典的热量问题,实际上比粮食更严重。如果人口真的很多的话,把整个希腊半岛都烧光,也不够。”
     小眼镜马上回答:“你忘了吧,雅典可是一个商业城市,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运送柴火。”
     “你自己打开地图,看看就近的地方哪里有大量的木柴卖给雅典?就这个,还没有考虑用什么东西来运送呢?雅典有能远途运输的车子吗?这些在考古上都没有发现。可以肯定,雅典没有这些东西。”
     “总之,雅典的人口不多,耕地不够。先天就缺乏建立文明的基础条件。而且在考古上,也没有发现雅典存在的确凿证据。现在唯一的证据,就是一本书,成书还很可疑。”
     “如果你们仔细对照,就会发现咱们国家的历史,所有文明都有各种考古佐证。各位都是社会科学的学者,你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一个国家学者的责任是什么?”
     赵海生刚说完,小眼镜又回答道:“学术是没有国界的。”
     “学术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赵海生回答道。
     现在赵海生对这些人有些绝望了,在整个辩驳过程中,大部分人都在干瞪眼,根本没有什么参与感。
     看来他们来这里写东西,主要的目的大概就是赚一点钱。
     “这些所谓的学者也太容易被收买了吧!”赵海生心里感慨道。
     同时开始思考如何能推动这些人往前走一步。
     “海生,没想到你这个非专业的人对历史文化问题倒挺有见解的,以前我小瞧你了,现在正式向你道歉。”
     “我也是,今天你说得挺有道理,以后我们多聊聊。”
     这时候,没有说话的几个人突然都站出来和赵海生说话。
    喜欢。
  

第575章 学者的责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