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6章 安史之乱(3)[2/2页]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隐城的驼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盛怒之下,他胸口剧烈起伏,龙椅的扶手被攥得咯吱作响。
     高力士垂首立于一旁,神色凝重如铁,等圣人的怒火稍歇,才缓缓开口:“回圣人,洛阳城破时,郑将军已经殉国。安禄山已命史思明领三万铁骑,正往潼关去了。”
     “潼关……”李隆基喃喃念着这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猛地转向高力士,“力士!传朕旨意——调安西、河西所有能动的兵马,即刻驰援潼关!”
     他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狠戾,“还有,起用高仙芝,让他即刻赶赴潼关主事!另外,派边令诚去监军,给朕看好高仙芝,不许他有半分差错!”
     高力士心头微沉,却不敢多言,躬身叩首:“奴才遵旨。”说罢,便疾步转身,袍角翻飞间,带起一阵急促的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环佩叮当声由远及近,杨贵妃款步而来,云鬓高耸,身披紫绡罗裙,见李隆基面色铁青,便柔声道:“圣人,臣妾听闻了些风声。”
     李隆基见是她,脸色稍缓,强压下怒火,伸手握住她的手腕:“来了,太真。”
     杨贵妃指尖微凉,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眼波流转间带着安抚:“圣人不必烦心。
     大唐的铁骑踏遍四方,安禄山不过跳梁小丑,岂能挡得住天威?潼关有险可守,高将军又是沙场老将,定会逢凶化吉的。”
     李隆基望着她温婉的眉眼,心中的焦躁似乎被抚平了些,点了点头:“你说的是。大唐的根基,没那么容易动摇。”只是他握着贵妃的手,却不自觉地收紧了些。
     而此时,长安城外的驿站里,高仙芝正对着铜镜整理盔甲。听闻圣旨,他沉默地接了印信,最后看了一眼长安的方向——那座金碧辉煌的都城,此刻像一头沉睡着的巨兽,却不知已危机四伏。
     他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身后,安西、河西的军队正星夜兼程,朝着潼关的方向汇聚。
     李府,内室
     烛火摇曳,映着李林甫蜡黄的脸。他躺在锦被中,气息微弱得像风中残烛,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浓重的喘息声。
     听到洛阳失陷的消息时,他先是剧烈地咳嗽了几声,随后竟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像破旧的风箱。
     “呵呵……洛阳……失陷了……”他歪过头,看着守在床边的儿子李岫,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圣人……早已不是开元年间那个圣人了啊……”
     李岫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疑惑:“阿耶何出此言?圣人已经派高仙芝去守潼关了,再说,咱们只是丢了洛阳,长安还有重兵把守,怎么会保不住?”
     李林甫缓缓摇了摇头,枯瘦的手指抓住李岫的衣袖,力道却意外地大:
     “你不懂……圣人此人,多疑又敏感。高仙芝在潼关手握安西、河西数十万兵马,那是大唐最精锐的边军啊……圣人怎么可能放心?”
     他喘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必定会派太监去监军……为将者,最怕的就是掣肘!边令诚那等小人,只会坏事!”
     李岫心中一紧:“那……那怎么办?”
     “傻孩子……”李林甫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却清明了几分,“到时候……不行就远离长安吧。往南去,越远越好。”他咳了几声,嘴角溢出一丝血迹,却浑然不觉,“为父……不行了。世人都骂我奸相,可这大唐表面的繁华,是我一点点撑起来的啊……”
     他望着帐顶的缠枝纹,语气里带着无尽的疲惫:“等我死了,朝中必定会有人清算我们李家。你记住,一定要小心杨钊……”
     话音未落,他的手猛地垂落,眼睛却还望着帐顶,仿佛还在看着他辅佐过的盛世,又看着这盛世一点点崩塌。
     烛火“噼啪”一声爆了个灯花,屋内彻底安静下来。
     天宝十一载,这个见证了开元盛世荣光,也亲手为大唐埋下衰败伏笔的一代奸相,终究是去了。窗外的月光冷冷地照进来,落在他枯槁的脸上,像一层无声的叹息。
    喜欢。
  

第86章 安史之乱(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