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章 袁天罡的动作[2/2页]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隐城的驼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额角已沁出薄汗。高力士正拿着团扇替他轻轻扇着,忽然脚步微动,俯身在他耳边,声音压得极低:“陛下,国师回来了。”
     李隆基脸上的笑意霎时敛去,那股慵懒惬意仿佛被一阵冷风卷走,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依偎在旁的杨贵妃,语气缓和了些:“玉环,你先回寝殿歇息吧,朕有要事处理。”
     杨贵妃何等通透,见他神色便知是朝堂之事,乖巧地应了声“是”,起身时还不忘替他理了理衣襟,柔声道:“陛下也别太累着。”说罢,带着宫女们轻步退了出去,那笼中的鹦鹉忽然叫了声“三郎”,倒让这瞬间安静下来的宫苑添了几分空落。
     不多时,一道身影踏着光影走来,正是袁天罡。他依旧戴着那副青铜面具,面具上的星宿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一身素色朝服衬得身形愈发挺拔。
     他走到离藤椅丈许远的地方停下,双手捧着一卷奏章,缓缓递上:“陛下,河东诸事,臣已查明,具在此折。”
     高力士接过奏章,呈给李隆基。李隆基展开细看,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待看完最后一行,才将奏章放在案上,抬眼看向袁天罡,目光在那冰冷的面具上顿了顿:“国师,韩琳休卸任后,河东节度使一职,你觉得何人可担此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天罡微微躬身,声音平稳如石:“朝堂之上,人才辈出,臣不敢妄议,唯听圣人明鉴。”他向来不直接掺和人事任免,只在关键时刻点到即止,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李隆基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着,沉吟道:“近来哥奴递了不少折子,都在说安禄山那胡儿。此人在边地倒也勇猛,屡立战功……朕想着,不如就让他接任河东。”说到这里,他话锋一顿,语气里多了几分犹疑,“只是……他若接了河东,便手握三镇兵权了啊……”
     袁天罡始终垂首,不曾接话。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罢了,此事朕再想想。国师先退下吧。”
     “臣遵命。”袁天罡躬身行礼,转身离去,那面具上的阴影随着脚步移动,在地上拖出一道细长的影子,很快便消失在回廊尽头。
     待他走后,李隆基沉默片刻,对高力士道:“传旨,召李林甫进宫。”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李林甫便快步赶来。他身着紫色官袍,腰束玉带,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刚进苑门便躬身行礼:“臣李林甫,叩见陛下。”
     “起来吧。”李隆基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朕有件事,想与你商议。”待李林甫坐下,他便将打算让安禄山接任河东节度使的事说了,末了道,“只是他若掌了三镇,朕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李林甫听完,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他欠了欠身,声音温和却笃定:“陛下圣明。安禄山虽是外族,却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再说,他即便手握三镇,终究是个胡人,若真有不臣之心,天下士子百姓也不会服他,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隆基的神色,又道:“臣以为,只要陛下在一日,安禄山便绝不敢有半分妄念。
     若陛下仍有顾虑,只需暗中安排人手监视,再让朝中大臣多番留意,料他也翻不出什么风浪。臣这边也会多加把关,绝不让他有机会结党营私。”
     李隆基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尤其是“圣人在,安禄山绝不敢”一句,像颗定心丸落进心里。
     他这一生,最自负的便是掌控人心,总觉得天下英雄无不在自己股掌之中。此刻被李林甫点破心思,只觉得通体舒畅,当下拍了拍案几:“你说得在理,就这么办。”
     阳光穿过梧桐叶,照在他脸上,那股被政务暂时压下的意气风发又浮了上来,仿佛这大唐的万里江山,依旧牢牢握在他的掌心。
    喜欢。
  

第81章 袁天罡的动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