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阳光从窗棂斜照进来,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棱角。
片刻后,权楚壁忽然朗声笑起来,亲自将刘扶摇送到府门:“副使的法子,某记下了。”他望着远处皇城的方向,含元殿的鎏金宝顶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此事确实耽搁不得,过几日便是秋分祭天,正好……”
刘扶摇走出权府,转身时正撞见暮色漫过朱雀大街的坊墙。他望着洛阳方向,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长安,该热闹起来了。”抬手摸了摸怀中的令牌,玄铁质地的牌面上,“玄鸣阁”三个字被摩挲得光滑温润。
“父亲,”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颤抖,“当年你在日本被不良人所杀时,如今,我要用他们的臣子掀了这李家的天,也算替你报仇了。”
此时的长安,太极宫的阴影正一点点吞噬着街道。而千里之外的洛阳,上阳宫的牡丹开得正盛,袁天罡坐在含凉殿的廊下,手中捏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信纸粗糙,上面的字迹却力透纸背:“长安有变,权楚壁与遣唐使往来密切,似有异动。”
他指尖捻着那枚小小的火漆印,印纹是不良人的徽记。晚风拂过殿前的垂柳,将他的发丝吹得飘动起来,他忽然轻笑一声,将密信凑到烛火上:“一群跳梁小丑,正好借这个机会,把长安那些藏污纳垢的角落,好好清扫一番。”
火苗舔舐着信纸,将“长安有变”四个字烧成灰烬,随风散入洛阳温暖的夜色里。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九月十一日夜里,左领军兵曹权楚璧和他的同党李齐损等人发动叛乱。他们拥立权楚璧兄长的儿子梁山为“光帝”,谎称梁山是襄王的儿子(襄王就是原来的温王李重茂,后来改封的爵位),还纠集了左屯营的几百名士兵,攻入长安的宫城,寻找长安留守王志愔,却没能找到。
等到天亮时,左屯营的士兵自己溃散了。叛乱被平定后,权楚璧等人被斩杀,他们的首级被传送至东都洛阳示众。而王志愔在叛乱中受了惊吓,最终死去。
九月十四日,李隆基派河南尹王怡返回长安,安抚官员和百姓,同时审理这起叛乱案件。王怡牵连逮捕了很多人,案子拖了很久也没能判决。
于是李隆基任命宋璟为西京留守。宋璟到任后,只处死了几个同谋者,其余被牵连的人都上奏朝廷请求赦免。
刘扶摇攥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看着长安方向传来的消息,胸腔里像是有团火在烧。他猛地将手中的密信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低吼道:“一群蠢蛋!这点事都办不成,真是没用!”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他紧绷的侧脸上,那双原本藏着隐忍的眼睛此刻满是戾气。他想起权楚璧临别时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想起自己精心布下的局,到头来竟败得如此仓促——几百屯营兵拂晓便溃散,连个留守官都没找到,简直是笑话!
“父亲的仇……”他抬手按住腰间的玄鸣阁令牌,指腹摩挲着冰冷的纹路,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不甘,“就被这群废物毁了!
喜欢。
第14章 作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