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1章 杀将献城不知归,君王始悟众臣奸[2/2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信末的狼形钤记,34;沈炼在密道里擒获的使者招认,李谟答应 39; 杀岳峰后献城,愿割大同以西三卫为谢 39;。34;
     李德全突然尖声笑起来:34;伪造!这定是岳峰勾结玄夜卫伪造的!想扳倒李缇骑,好独掌大同兵权!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桓展开信纸,墨迹是北元特有的狼毫,带着股膻气。开头几句是蒙古文,旁边有沈炼的朱笔翻译:34;吾与李缇骑约,七月晦日杀岳峰,开西城门迎王师...34;
     34;晦日34;—— 就是今日。
     他的指尖猛地攥紧,信纸被揉出褶皱。李德全还在聒噪:34;陛下请看,这印信歪歪扭扭,定是仿造的!李谟是镇刑司缇骑,怎会通敌?34;
     34;仿造?34; 赵承祖从怀中掏出另一张纸,34;这是镇刑司档册里李谟的私印拓片,陛下比对便知。34;
     萧桓将两张纸并在一起,狼形钤记与李谟私印的缺口分毫不差。他想起三年前被瓦剌俘虏时,也先也曾拿着类似的 34;密信34; 逼他写降书 —— 原来背叛的字迹,竟是如此相似。
     34;不可能...34; 李德全瘫坐在地,锦盒摔在地上,里面的羊皮信飘到萧桓脚边。信上 34;杀岳峰34; 三字被墨迹浸染,像是洇开的血。
     萧桓突然想起岳峰的血书 —— 那封被他掷在案上的血书,字字泣血说 34;镇刑司扣粮34;,当时只当是危言耸听。他又想起岳峰之父岳忠泰,泰昌三年战死阳和口,尸身被北元钉在城门上,眼睛还圆睁着望向京师。
     34;李德全,34; 萧桓的声音像结了冰,34;你说李谟是 39; 忠良 39;,那阳和口粮仓的十七万石粮,去哪了?34;
     李德全的脸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赵承祖接口道:34;沈炼查得,粮车被李谟换了盐引,通过王迁的商号卖到了北元,换回的珠宝,此刻正在李谟京中宅院里。34;
     34;啪!34; 萧桓的手掌拍在案上,龙纹镇纸震落在地,摔出个豁口。他霍然起身,明黄的袍角扫过那碗参汤,玉碗在金砖上砸得粉碎。
     34;朕竟信了你们的鬼话!34; 萧桓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带着压抑了三个月的暴怒,34;岳峰在前线用命,你们在后方扣粮、通敌、构陷忠良!若大同有失,朕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34;
     李德全连连磕头,额角撞在地上,血珠溅在龙纹地毯上:34;陛下饶命!是李谟猪油蒙心,老奴... 老奴不知啊!34;
     34;不知?34; 萧桓捡起羊皮信,狠狠砸在他脸上,34;这信上的封口火漆,是你司礼监的!李谟每笔赃款,都经你侄子的银庄周转!你敢说不知?34;
     赵承祖看着萧桓眼底的红血丝,适时开口:34;陛下,当务之急是发援兵。沈炼说,李谟的人今夜就会动手,岳峰... 恐怕撑不过三更。34;
     萧桓猛地转向舆图,手指重重戳在大同的位置 —— 那里距京师不过七百里,一旦失守,北元铁骑三日可至居庸关。34;传朕旨意!34; 他的声音因急促而发颤,34;五军都督府即刻调京营三万,由定西侯蒋贵统领,驰援大同!玄夜卫缇骑抄没李谟、王迁家产,所有党羽,一个不留!34;
     李德全突然抱住萧桓的腿,哭喊着:34;陛下!老奴伺候您三十年了!看在... 看在夺门之变时老奴护驾的份上...34;
     萧桓一脚将他踹开,龙靴踏在李德全的手背上,骨头碎裂的脆响混着惨叫,让殿内的死寂更添几分寒意。34;护驾?你护的是你自己的荣华!34;
     卯时的钟声撞响时,蒋贵已带着京营出了德胜门。萧桓站在角楼上,望着远去的火把长龙,手指深深掐进城砖的缝隙里。
     赵承祖递上另一封密信:34;这是沈炼抄录的李谟账簿,上面记着 39; 六月十五,送李德全夜明珠十颗 39;、39; 七月初二,张敬收盐引三千 39;...34;
     每念一个名字,萧桓的呼吸就重一分。这些人,有的是夺门之变的功臣,有的是东宫旧部,他曾以为他们是 34;自己人34;,却不知这些 34;自己人34;,正啃噬着大吴的根基。
     34;岳峰... 还有救吗?34; 萧桓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赵承祖沉默片刻:34;沈炼说,岳峰只剩最后五百残兵,内城已破了两处。但他在烽火台上燃了家书,说 39; 城破亦死战 39;—— 想来是知道... 陛下终会明白。34;
     巳时,抄家的缇骑回报:李谟宅院里搜出北元的狼皮帐、银酒器,还有写给张敬的信,言 34;岳峰一死,大同易手,届时公可为兵部尚书34;。张敬府中则抄出 34;大同舆图34;,上面用朱砂标着守军布防的薄弱处。
     萧桓将这些罪证铺在殿中,从午门一直摆到乾清宫,长达三里。路过的内侍、宫女无不噤声,那些珠宝、密信在日头下闪着光,像无数双嘲讽的眼睛。
     34;把李德全拖去诏狱署,34; 萧桓望着殿外的日晷,指针已过午时,34;让他亲眼看着这些罪证,想想岳峰此刻在做什么。34;
     未时,蒋贵的前锋传回急报:大同卫方向浓烟蔽日,似是城破。萧桓猛地扶住龙椅扶手,指节泛白。他突然想起永熙帝临终前的话:34;守成难,难在辨忠奸。34; 那时他只当是老生常谈,如今才知,这辨字背后,是多少白骨堆成的教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陛下,宣府卫谢渊奏报,34; 赵承祖匆匆进来,声音带着喜色,34;他率宣府兵攻破北元右翼,正往大同靠拢!岳峰还在死守内城,杀了夜狼部的先锋官!34;
     萧桓长长舒了口气,瘫坐在龙椅上,鬓角的白发竟比三个月前多了许多。34;传旨,封岳峰为大同伯,食邑千户... 不,等他解围,朕要亲自在午门接他。34;
     申时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密信上投下光斑。萧桓拿起那封羊皮信,用朱笔在 34;杀岳峰34; 三字上打了个叉,然后写下 34;岳峰忠勇可嘉34;。笔尖的墨滴落在纸上,像颗迟来的泪。
     他知道,就算救回岳峰,那些饿毙的伤兵、被焚的家书、大同卫的残垣,也回不来了。皇权的猜忌、奸臣的构陷,终究要让忠良付出血的代价。
     34;赵承祖,34; 萧桓的声音有些沙哑,34;重修《边镇军制》,废镇刑司监军之权。以后... 边将的血书,直接送朕案头,谁也不许拦。34;
     殿外的风卷起残叶,撞在朱红的宫门上,像是远方传来的战鼓。萧桓望着舆图上的大同,突然握紧了拳头 —— 这一次,他不能再错了。
     片尾
     《大吴史?德佑帝本纪》载:34;七月卅,帝悟李谟通敌,发京营驰援大同。八月初二,谢渊与蒋贵合兵复大同,岳峰已力竭殉国。帝闻之辍朝三日,命以王侯礼葬,亲撰碑文 39; 忠贯日月 39;。诛李谟、张敬等十九人,籍其家,得赃银五十万两,悉充边饷。李德全谪戍烟瘴地,镇刑司自此不得干预边政。34;
     《玄夜卫志》存:34;沈炼因获密信功,擢指挥佥事。后录其事曰:39; 君之明,犹月之明也,偶为云蔽,拨云而明自现。岳将军之血,即拨云之手也。39;34;
     卷尾
     《大吴会要?刑法篇》载:34;德佑十四年八月,帝以李谟通敌案,诏废镇刑司 39; 预边务 39; 之权,其缇骑不得再掌军粮、监防务,悉归五军都督府节制。又命三法司重订《奸党律》,凡 39; 匿军情、通敌国者 39;,无论官阶,皆凌迟处死,籍没家产充边饷,此律沿用至永熙朝不改。34;
     《玄夜卫档?沈炼传》记:34;炼献密信后,帝命其掌北镇抚司,专审李谟党羽。炼穷究牵连者,得李德全私藏李谟贿银三万两,及与张敬往来密函七封,言 39; 待大同破,劝帝弃边镇,退守雁门 39;。帝览函恸哭,曰 39; 若非沈炼,朕将成亡国之君 39;,遂赐炼蟒衣一袭,擢为指挥佥事。34;
     《边镇志?忠烈祠》载:34;大同光复后,谢渊收岳峰遗骸,见其甲胄内藏血书残片,有 39; 臣死不足惜,愿陛下信边将如信手足 39; 十字。德佑十五年春,帝亲书 39; 忠贯日月 39; 匾额,悬于大同忠烈祠,复追赠岳峰为 39; 镇国将军 39;,荫其子岳谦为锦衣卫百户,世守大同。时边镇将士见祠匾,莫不感泣,曰 39; 岳将军血没白流 39;。34;
     《罪惟录?德佑朝杂记》录:34;李谟伏诛之日,京师百姓聚观,掷瓦砾击其尸,三日不绝。有老卒自大同来,哭于刑场曰 39; 我营十七人饿毙,皆此獠之罪 39;,遂啮其肉,官不能禁。后查抄李谟宅,得北元所赠 39; 平南侯 39; 金印一枚,始知其早与敌约,待献城后裂土称王。34;
     时人有《紫宸殿悔》诗流传:34;一夜惊看密信红,君王挥剑斩奸雄。三年误听阉人语,万里空埋烈士忠。边月犹悬残堞上,血书长照史篇中。莫嗔天听来迟暮,毕竟雷霆破雾浓。34;
     紫殿惊看密信寒,君王终悟斩奸官。三年猜忌肠空断,千里驰援骨已残。诏狱霜凝冤雪日,边城风急鬼声酸。莫言圣明来得晚,犹有青史鉴忠肝。
    喜欢。
  

第551章 杀将献城不知归,君王始悟众臣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