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7章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2/2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34;周34; 字的框内两点,34;鹰身是盐引里的涿州砂,34; 又指向密信火漆,34;鹰爪是镇刑司的飞鹰纹。34; 三部分严丝合缝,如同周龙在官印与敌寇之间,搭起的通敌桥梁。
     加急边报的火漆印刚被勘合符扫过,34;瓦剌骑兵现于河套34; 的朱砂字尚未干透。谢渊展开舆图,马鞍烙印的标记与周龙调拨的战马编号一一对应,密报封口的火漆印碎块,恰好补上飞鹰图腾的尾羽 —— 那是周龙 34;龙34; 字收笔时的飞白,如今成了敌寇入侵的信号。
     34;理财如治印,明暗处见真章...34; 谢渊凝视着周龙考成簿上的朱砂批注,突然冷笑:34;他所谓的明暗,34; 指腹碾过砚台里的蓝宝石粉,34;明面上是大吴户部侍郎,34; 声音发颤,34;暗地里却是瓦剌的账房先生!34; 证据在案头铺开,如同一张巨网,终将通敌者牢牢罩住。
     金銮殿的烛火映着飞鹰拼图,德佑帝的玉镇纸砸在御案,惊飞檐角铜铃。34;堂堂户部侍郎,34; 皇帝的声音带着颤抖,34;竟为敌国算起了账!34; 镇刑司掌印太监刚要开口,谢渊已将密约推至御前,34;公公看这抽成栏,34; 他的指节敲在 34;七成34; 二字,34;贵司的飞鹰纹,34; 目光如剑,34;喝的是边军的血,吃的是百姓的膏脂!34;
     周龙被押至时,素服上还沾着废窑的土灰,看见案头的分赃清单,突然发出神经质的笑:34;陛下可知,镇刑司的烙铁...34; 话未说完已被谢渊打断:34;七成利润买通全家性命?34; 谢渊甩出田宅地契,34;这些庄子的地契,34; 顿了顿,34;都沾着边军的血!34; 周龙的笑戛然而止,目光空洞地望着殿外,仿佛看见无数冤魂在游荡。
     当蓝宝石碎屑、涿州卤砂、火漆印模的化验结果呈上,满朝文武皆垂首。德佑帝的朱笔悬在《奸党罪》上方,最终重重落下:34;凌迟处死,诛灭三族!34; 谢渊趁机呈上《户部监理制》,竹简碰撞声中,他的声音坚定如铁:34;请陛下设风宪官监户部,让每道批红,34; 顿了顿,34;都见天日。34;
     铸印坊的炉火映红谢渊的脸,新印的獬豸纹在模具中初具雏形。34;内嵌玄铁,34; 他对工匠道,34;见火则显真形。34; 当第一方官印脱模,獬豸的双眼在火光中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所有暗记,34;以后的官印,34; 他望着泛着冷光的印面,34;不再给飞鹰留一丝缝隙。34;
     户部大堂里,谢渊亲自核验三联账册:34;商民执白册,边军执红册,风宪官执黄册,34; 指尖划过骑缝印,34;每笔开支都要三方画押。34; 阳光穿过窗棂,照在账册上的獬豸纹火漆,将所有暗记都晒在光天化日之下。
     周龙的考成簿被装裱在户部照壁,朱笔批注 34;官腐如蠹,噬国根基34; 格外醒目。新任户部侍郎入职时,必在照壁前净手焚香,手按冰凉的石面,感受通敌者的耻辱与国法的重量。
     宣府镇送来的密信裹着河套沙粒,34;飞鹰西去34; 四字用蓝宝石研墨写成。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34;新侍郎已备34;,墨色中隐约可见飞鹰纹的尾羽:34;传令下去,34; 他将密信掷于案头,34;查新任官员的启蒙习字本,34; 冷笑,34;狐狸尾巴藏在笔画里。34;
     玄夜卫的勘合符扫过七省户部衙门,在三名侍郎的批红中发现极细的飞鹰纹。谢渊望着案头的朱砂笔,想起周龙曾用此笔在账册上画下第一笔通敌记录,34;官腐难绝,34; 他对林缚道,34;但国法如炉,34; 顿了顿,34;终能炼出真金。34;
     两淮盐场的晒盐工们站在盐池旁,每人手中都拿着浸过硫黄水的验引竹牌。34;批红有纹!34; 老盐工的一声喊,让试图蒙混的商队瞬间被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勘合符,只记得谢大人说过:34;獬豸不睁眼,盐引不能过。34;
     《大吴刑案宗》的甲等卷宗里,周龙案的供词与证据被永久封存。谢渊的批注写在扉页:34;官印之下无小事,笔尖起落关民生。34; 每个字都用涿州卤砂混着朱砂写成,如同警钟长鸣。
     户部照壁前,新任侍郎们对着周龙的考成簿默立。阳光穿过獬豸纹窗棂,在 34;理财如治印34; 五字上投下阴影,却让下面的通敌证据更加清晰 —— 那是对所有官员的警示:官心正则印信正,官心邪则印信邪。
     谢渊设计的《官印要则》刊印成册,34;辨印三法34; 成为官员必修:34;一观墨色辨矿脉,二验火漆查纹路,三查笔迹对花押。34; 书页间夹着周龙案的飞鹰纹残片,时刻提醒着后来者,任何暗记都逃不过国法的眼睛。
     片尾
     德佑十六年春日,阳光透过新换的獬豸纹窗纸,在批红案上投下清晰的影子。34;大人,新铸的官印,34; 林缚指着案头,34;每道批红都要过三遍验引火。34; 谢渊点头,看见侍郎们握笔的手悬在纸上方,犹豫着是否落下,仿佛看见周龙的飞鹰纹在笔尖晃动。
     风宪官署的展柜里,周龙的砚台静静躺着,蓝宝石粉末早已褪色,却在阳光下依然刺眼。每任风宪官经过时,都会用指尖划过砚底的 34;飞鹰护宝34;,那是通敌者的狂妄,也是国法的耻辱,时刻提醒着:官心不可欺,国法不可违。
     暮春的风穿过长廊,将周龙案的故事带向远方。后世的官员们在典籍中读到此案时,总会想起谢渊在金殿上的话:34;官印不是荣耀,是百姓的托付;批红不是权力,是边军的性命。34; 正如獬豸永远昂首挺胸,守护着大吴的官制清明,让飞鹰纹再无容身之处。
     卷尾
     太史公曰:观周龙通敌之变,知官腐之祸生于萧墙之内。身为户部侍郎,不思匡扶社稷,反借官印之便资敌卖国,其罪当诛,其心可鄙。然谢公以笔为剑,以账为盾,于墨色中辨真伪,于官印间查忠奸,终使奸邪伏法,国法昭彰。后之居官者,当以周龙为鉴,守官印如守疆土,批红文如护子民,方保国祚绵长,奸佞不生。
    喜欢。
  

第377章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