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0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2/2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指向张大人,34;礼部批文,太仆寺盖印,您以为忠勇侯府只是个幌子?34;
     谢渊的目光骤冷,终于明白,忠勇侯府不过是台前木偶,真正的操控者,是三法司的内鬼。
     张大人突然服毒,毒丸表面的三叠盐引纹,与账册暗码完全一致。谢渊捡起毒丸,发现来自镇刑司的 34;断舌丸34;—— 这是内鬼最后的灭口手段。
     卯时,谢渊与萧枫在驿馆密议,案头摆着账册、军报、三法司官印。34;内鬼的暗码,是飞鹰厂的新联络方式。34; 他的手指划过三叠盐引。
     萧枫的手按在剑柄上:34;末将愿带死士,夜袭三法司后堂。34; 谢渊摇头:34;他们要的是我们轻举妄动,真正的目标是开中制的新条制。34;
     谢渊命人伪造三叠盐引纹的磁石马掌,表面刻着飞鹰纹,内里嵌着獬豸磁芯:34;《矿物妙用》载,磁石可吸私铁,也可破暗码。34; 他递给萧枫。
     萧枫接过马掌:34;末将明日押运假盐引,引蛇出洞。34; 谢渊知道,这是一场赌局,赌的是内鬼的贪婪。
     辰时,玄夜卫带着盖有三叠盐引纹的假盐引出发,每道盐引的火漆里,都藏着磁石粉。34;记住,只引内鬼,不伤商民。34; 谢渊叮嘱领队。
     窗外,镇刑司的缇骑正在巡逻,灯笼光映在账册的卤砂暗码上,像极了内鬼的眼睛。
     巳时,假商队驶出大同,车辕上的三叠盐引旗在风中招展。谢渊隐在街角,袖中磁石与马掌共鸣,发出细微的蜂鸣 —— 那是内鬼接近的信号。
     镇刑司的缇骑突然出现,领队的腰牌在阳光下闪过冷光。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 34;三法司行走34;—— 正是账册里的暗桩。
     缇骑首领拔刀时,磁石马掌吸住了他的兵器。谢渊现身,勘合符照亮其胸口的五瓣花烙:34;李经历,三叠盐引的暗码该结束了。34;
     从缇骑身上,搜出盖着三法司印的密信,用硫黄水写着:34;新马已入关,按例分赃。34; 谢渊的目光扫过密信,发现这次的分赃名单,多了一个陌生的花押。
     商队夹层里,玄夜卫搜出改齿的驽马牙,每颗都刻着三叠盐引纹。谢渊知道,这是内鬼给瓦剌的 34;投名状34;。
     午时,谢渊携账册、密信、毒丸入京,在金殿上铺开证据。德佑帝望着三叠盐引的暗码,玉镇纸砸在御案上:34;朕的三法司,竟成了敌国的中转站!34;
     镇刑司掌印太监刚要辩解,谢渊已呈上《镇刑司暗桩名录》:34;公公请看,贵司的行走,比玄夜卫的人还多。34; 太监的脸瞬间青白,袖口的卤砂簌簌掉落。
     户部尚书王琼的继任者还想分辩,谢渊甩出账册:34;贵部的盐引,都成了瓦剌的战马,你敢说不知情?34;
     王琼的继任者扑通跪地,抖出了更惊人的真相:34;三法司的内鬼,连陛下的密旨都能改。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毒丸的化验结果呈上,满朝皆惊。德佑帝的朱笔在《奸党罪》上落下:34;三法司内鬼,一律诛九族!34;
     谢渊趁机呈上《风宪官特权制》:34;请陛下许风宪官,三法司印信随时可验。34;
     未时,玄夜卫在三法司后堂,搜出十七方假印,每方都刻着三叠盐引纹。谢渊命人熔毁假印,铁水在模具中冷却,形成新的獬豸纹 —— 这是对飞鹰厂的无声宣战。
     掌印官捧着真印跪地:34;大人,卑职定当死守印信。34;
     随着内鬼伏法,边关开始接收真正的战马。谢渊亲自验马,每匹马的耳后都烙着新的獬豸印,再无三叠盐引的阴影。
     萧枫的骑兵在操场上列队,磁石马掌与勘合符共鸣,发出清越的响声。
     新的《盐引条制》规定:34;盐引暗码,唯风宪官可解。34; 谢渊的勘合符,成为破解所有暗码的唯一凭证,飞鹰厂的三叠盐引,永远成了历史的尘埃。
     申时,江南传来急报,玄夜卫截获用卤砂写的密信,只有三个重叠的盐引。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34;七月决战34;—— 这是飞鹰厂的最后通牒。
     34;看来,他们还不死心,那就战到底。34; 他冷笑,握紧勘合符。
     全国商队大清查中,谢渊发现了更多的三叠盐引纹,却再无内鬼敢启用。他知道,官腐的余毒,非一日可除,但新的制度,已为边关铸起铁壁。
     每查到一处暗码,谢渊都会想起马行地窖的账册,想起那些未及销毁的数字,那是他继续查案的动力。
     边民们自发组成护盐队,守护着每一道盐引。他们知道,这些白色的凭证,是大吴的命脉,是他们的护身符。
     谢渊望着护盐队的身影,知道,只要民心在,国法就在,内鬼就无处藏身。
     酉时,谢渊立于则例碑前,望着新刻的 34;商民纳马,官不得预34;,手抚账册上的卤砂暗码。34;神武爷,开中制的初心,臣守住了。34; 他低声道。
     老陈带着孙子前来,孩子手中捧着新制的盐引:34;谢大人,这上面没有飞鹰了。34; 他的声音清澈。
     谢渊摸着腰间的勘合符,想起地窖里的惊险,想起内鬼的冷笑。如今,三法司的印信,终于回到了国法的手中,再无暗码可改。
     34;林缚,去把账册,刻在则例碑的背面。34; 他忽然笑道。
     望着远方的烽火台,谢渊知道,官制的改革,永远在路上。但只要则例碑不倒,獬豸角不折,飞鹰厂的暗码,就永远无法撼动大吴的根基。
     风掠过碑顶,带起一声清越的哨响,那是边军的号角,是商民的欢笑,是国法的长鸣。
     谢渊将账册、密信、毒丸封入铅盒,藏于风宪官署的密档阁。每任风宪官上任,都要在此盟誓,守护开中制的清白,破解飞鹰厂的暗码。密档阁的钥匙,由边民代表和凤宪官共同掌管,这是谢渊设计的最后一道防线。
     《大吴官制》中新增条款:34;私设暗码者,斩。34; 这一条款,像一把利剑,高悬在所有官员头顶,让他们不敢再妄图通敌。谢渊的勘合符,被刻在条款旁边,成为风宪官执法的象征。
     边镇的百姓,将谢渊破暗码的故事编成歌谣,代代传唱。歌谣中,三叠盐引成了邪恶的象征,獬豸角成了正义的化身。这些歌谣,成为制度最好的守护,让飞鹰厂的余党,听见歌声就心惊胆战。
     片尾
     地窖砖缝里的卤砂已被清理,却在第七块青砖下,发现新的刻痕:34;三叠未灭,飞鹰仍在。34; 他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34;三月34;—— 这是新的危机信号。
     34;大人,要追查吗?34; 林缚低声道。谢渊望着地道深处,笑道:34;不用,他们会来找我们。34;
     谢渊的勘合符在地道里亮起,獬豸纹照亮了黑暗的砖壁。他知道,只要印信在,民心在,任何暗码,任何内鬼,都将无所遁形。
     34;记着,真正的暗码,藏在官心里。34; 他对林缚道。
     《大吴盐法考》的末尾,谢渊的题记这样写道:34;官腐如暗码,藏于牍,隐于印,匿于官心。然民心如磁,国法如锋,终能破之。吾辈当守印如守心,护制如护国,方保大吴万年。34;
     风穿过历史的长河,带着地窖的故事,飘向远方,仿佛在告诉世人:暗码易藏,初心难改,只要心怀獬豸,何惧深渊。
     卷尾
     太史公曰:观尾韵伏笔之变,知官腐之根,深扎于制;官奸之谋,暗藏于牍。谢公于地窖账册中见危局,于三叠暗码中辨内鬼,非独其明,乃其韧也。三法司之腐,飞鹰厂之谋,皆因官心失正,致国器重器蒙尘。然谢公以账册为矛,以民心为盾,终使暗码现形,国法重光。后之临政者,当以地窖为鉴,守器如守魂,护官如护民,方保暗码不生,边患不起。
    喜欢。
  

第370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