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
“尺寸是对的。”他回头,对着一位专攻军事史的教授说道,“高五尺,厚三尺五寸,下开箭孔,孔高一尺二寸。完全符合《武经总要》里,对于宋明时期城墙垛口的规制记载。而且你看这箭孔的内侧……”
他指了指里面:“是外窄内宽的‘八字形。这样既能保证最小的对外暴露面积,又能给内部的弓箭手,提供最大的射击扇面。这……这是真正用于实战的设计,不是那些影视城里徒有其表的样子货!”
那位军事史教授也看得连连点头,他甚至还学着古代士兵的样子,半蹲下来,透过那小小的箭孔向外望去,嘴里啧啧称奇:“视野绝佳,角度刁钻。若真有敌来犯,只需一队弓手,便可据此,锁死城下百步之内所有要道。厉害,厉害啊。”
专家们如同进入了宝库的孩子,三三两两地散开,在这宽阔的城墙上,抚摸着冰冷的青砖,研究着排水槽的走向,讨论着角楼的结构。
偶尔,他们之间还会爆发出一些善意的、充满学术味的玩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王,你别光看风水了,快来看看这个!”材料学专家招呼着那位堪舆教授,“你猜猜,这地砖的拼接,用的是什么黏合剂?我敢打赌,绝对不是普通的水泥砂浆!”
“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叫‘气的流动!”堪舆教授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好的建筑,砖与砖之间,都是靠‘气来连接的!”
“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城墙上回荡。
刘楚看着这些平日里高山仰止的泰斗们,此刻如同顽童般,为了一个学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眼中也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他知道,这座城墙,已经彻底征服了这些,全中国最挑剔的眼睛。
不知不觉地,一行人走到了东侧那座雕梁画栋的角楼前。
一股混杂着茶香与淡淡檀木气息的、温暖的味道,从那半开的雕花木窗中,飘散而出。
“咦?这里面……”
专家们好奇地走了进去。
角楼内部,早已被改造成了一间雅致的茶铺。地面铺着温润的实木地板,几张小巧的红木桌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墙上,挂着几幅写意的山水画,角落里,一尊古朴的博山炉,正升起一缕若有若无的青烟。
几位专家走了大半个上午,早已有些乏了,此刻见到如此清幽的歇脚之处,都不约而同地,找了位置坐下。
“不错,不错。”李敬同教授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跟历史古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没想到,有朝一日,竟能真的坐在这城墙角楼里,喝上一杯茶。此情此景,当浮一大白啊。”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素雅对襟长衫,梳着简单发髻,气质温婉的女服务员,捧着一个木制托盘,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
她对着众人盈盈一福,声音轻柔得如同窗外的风。
“几位老先生,走了这许久,想必也乏了。不知想喝点什么茶,润润嗓子?我们这儿,有新到的蒙顶甘露,也有陈年的武夷岩茶。”
专家们闻言,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正准备开口点单。
刘楚却在这时,笑着站了起来。
他先是对着那位服务员,礼貌地点了点头,然后才转向何镜山等人,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神秘。
“诸位先生。”
他的声音清朗,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里的茶,虽也清香,但终究,只是用来解渴的凡品。”
“若诸位不弃,晚辈想斗胆,请各位移步另一处地方。”
“去尝一尝,那真正能配得上这青瑶山色,能洗去一路风尘的,‘听泉之茶。”
喜欢。
第463章 拾级问道穷天工,凭栏远眺话沧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