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十二辰宫那种集大成的宏伟不同,灵墟秘境自诞生之初,便被赋予了“洞天福地”、“修真秘境”的独特印记,它追求的是一种原始、神秘、引人探索的磅礴自然之美,是青瑶山庄“仙境”版图上风格迥异却又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
     数日的春雨初歇,山间空气格外清新。
     刘楚在S3团队总工程师冯工的陪同下,踏入了这片占地八百亩,尚在“孕育”之中的神秘区域。
     刚一进入规划中的入口区域——一道仿佛天然形成的狭窄石门,两侧是高达数十丈、覆盖着奇异苔藓与古老藤萝的陡峭岩壁——周遭的喧嚣便仿佛被瞬间隔绝。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芬芳,混合着若有若无的、类似古老岩石与特殊草木散发出的清冽气息。光线也明显暗了几分,更添幽深之感。
     “园长,灵墟秘境的入口设计,我们刻意淡化了人工痕迹。”冯工的声音在寂静的峡谷中显得格外清晰,“借助山体本身的走势和系统赋予的‘灵能隐匿技术初步效果,力求让游客在踏入的瞬间,便生出一种误入桃花源、与世隔绝的错觉。”
     刘楚微微颔首,他能感受到,这里的气场与山庄任何其他区域都截然不同,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朴与神秘感扑面而来。
     穿过幽深的石门峡谷,眼前豁然开朗,一股磅礴浩渺的气息迎面席卷。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横亘天际、如巨龙般蜿蜒起伏的【万仞山脉】。
     其山势之险峻,远超青瑶山庄任何已有的山峰。无数奇峰怪石拔地而起,有的如刀削斧劈,直插云霄;有的则层峦叠嶂,深不可测。
     整个山脉呈现出一种苍茫的黛青色,在初春的薄雾中若隐若现,更显其高远与神秘。
     而那条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的【灵河】,便发源于万仞山脉最高处的皑皑雪线之下(系统模拟的高山雪景)。此刻,他们正处于灵河的源头区域——“龙泉眼”。
     只见一股成人大腿粗细的清冽泉水,从一处覆盖着奇异紫色苔藓的巨大岩石孔洞中汩汩涌出,水声清脆悦耳,水温触手冰凉。泉水汇聚成溪,在布满五彩卵石的河道中欢快流淌,向着峡谷深处奔腾而去。
     “园长,这灵河水系,是整个灵墟秘境的灵魂。”冯工指着奔流不息的泉水道,“系统赋予了它先进的水流精确控制模块。未来,它可以根据时节、气候甚至特殊活动的需求,自动调节整体流域内的水量、流速乃至水色,营造出诸如‘春潮奔涌、‘夏瀑如练、‘秋水澄碧、‘冬泉凝玉等截然不同的动态景观。”
     冯工继续介绍:“从这‘龙泉眼开始,灵河将蜿蜒十二公里,贯穿整个秘境,形成‘九曲十八弯的格局。上游,便是您现在能隐约听到的、由七道巨大瀑布组成的‘悬龙瀑布群,其水流撞击岩石,声若雷鸣,蔚为壮观。中游,我们会开辟出长达三公里的‘惊涛峡,用于未来开展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下游,则会汇聚成一片名为‘镜心潭的五十亩开阔水域,水面平静如镜,适合游客泛舟静思。”
     刘楚凝视着那奔流的灵河之水,想象着冯工描述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以万仞山脉为骨,以灵河九曲为脉,这灵墟秘境的‘形已然具备了非凡的气魄。”
     冯工微微颔首:“园长说的是。为了完美呈现这‘形,S3团队在过去数月中,运用了包括‘宏观地质板块模拟位移、‘高精度激光蚀刻塑形以及‘生态粒子定向附着在内的多项尖端技术。您现在看到的万仞山脉的每一道褶皱,灵河河道的每一个转折,甚至那些看似随意的巨大落石,都是系统根据原始地貌数据,结合《山海图志》、《洞玄秘经》等古籍中对‘洞天福地的描述,经过亿万次模拟演算后,才最终塑造出来的。”
     他指向远方一座直插云霄、峰顶被云雾常年笼罩的主峰:“那就是六峰之首的‘天柱峰,海拔一千二百米,是秘境的最高点。
     而围绕着它,还分布着山势陡峭、岩壁如削的‘剑指峰;植被茂密、规划为珍稀鸟类栖息地的‘青鸾峰;山体由奇特黑色岩石构成、纹理如龙鳞的‘墨麟峰;
     山壁平整、未来将开凿层叠石窟群的‘玉屏峰;以及山势如卧龙盘踞、位于地脉汇聚之处的‘隐龙峰。”
     “除了这各具神韵的六峰,其间还穿插着三条幽深的山谷:声学效果独特、呼喊声可产生多重回响的‘回响谷;谷中藏有天然清湖与温泉的‘青瑶谷;
     以及常年云雾缭绕、未来将建造悬空吊桥与栈道的‘仙雾谷。”
     冯工如数家珍,“这‘六峰三谷的整体布局,便是灵墟秘境地形的精华所在,目前均已按蓝图规划,精准塑造完成。”
     随着冯工的介绍,刘楚的目光在连绵的山峦与幽深的峡谷间游走,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藏露相间”、“忽隐忽现”的设计妙思,这正是“秘境”二字神韵的完美体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

第319章 灵墟秘境初落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