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9章 东西被偷了,呜呜呜,此章可跳过[2/2页]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词庸白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动定位,4小时内完成阵列校准;
      紧急机动模式:可拆解为12个独立单元,由「烛龙级」母舰的引力弹射舱发射,每个单元可在行星大气层内悬浮(利用大气分子的康普顿引力耦合),30分钟内重构基础阵列(威力降至峰值的40%)。
     操作流程:
     1. 星象共鸣启动:需同步采集目标星系的三颗主序星光谱、目标行星的地磁场波动频率、以及实时银河背景辐射数据,生成专属「天道密钥」;
     2. 锁链编织仪式:十二根立柱依次点亮对应星宿的纹章(如「角宿一」激活时,立柱表面浮现出青蓝色的龙首图腾),引力波束开始扫描空间曲率,当检测到暗物质流的「节点涡旋」时,正式建立锚定连接;
     3. 权能分级释放:
      「天倾」模式(瘫痪型):仅启用6根立柱,制造局部引力畸变,使敌方传感器出现持续15分钟的「空间褶皱误判」,所有距离测算误差扩大至±10%;
      「地维」模式(攻击型):全阵列启动,在目标位置生成持续30秒的引力透镜焦点,聚焦恒星辐射形成等效108℃的高温区域,可融化100米厚的中子星合金;
      「不周断」模式(战略威慑):短暂将引力阱强度提升至临界值(等效质量1022kg),在空间中撕开直径5米的亚原子级裂隙,裂隙坍缩时释放的伽马射线暴可摧毁300万公里内的所有无护盾电子设备(启动需帝国元老院三分之二议员授权)。
     科学约束与伦理协议
      质能守恒限制:引力阱的等效质量严禁超过目标星系恒星质量的0.01%,防止引发连锁引力坍缩,内置的「共工氏平衡仪」会实时监测星系引力参数,偏差超过0.5%时自动切断能量输出;
      时间悖论防护:当检测到引力阱区域内出现闭合类时曲线(CTC)的概率超过109时,系统将启动「女娲补天程序」,注入反熵能量流修复时空畸变;
      生命体征规避:通过中微子扫描识别直径10万公里内的生物聚居区,在「天倾」「地维」模式下自动生成5万公里的安全缓冲带,误击概率低于1020。
     ————————————————————
     寰宇帝国单兵攻击型等离子体武器——「朱雀离火铳」
     核心设计理念与外观架构
     以「南方朱雀掌火德」的神话意象为原型,将古代火铳形制与约束等离子体技术融合。武器主体为流线型绯红色晶铠外壳,枪管前端雕刻展翅朱雀图腾,羽翼纹路由超材料构成,可在发射时引导等离子体流形成稳定的束流形态。握把处镶嵌七颗「荧惑赤珠」(实质是固态氢燃料胶囊),枪托内置微型「祝融型反物质催化炉」,尺寸38cm×12cm×8cm,整体重量2.7kg(含燃料),适合单手或双手持握。待机状态下,枪管表面浮现暗红色的「离卦」符文,充能时符文会转化为流动的等离子体光纹。
     科学原理与技术参数
     能量生成机制:
      燃料系统:采用反物质氢混合催化技术,每次射击消耗1012克反氢(储存在枪托的磁瓶中)与2克固态氢,通过量子隧穿效应引发可控湮灭,产生的能量将氢加热至1.5×106℃形成等离子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约束场技术:枪管内部的「朱鸟型磁场线圈」由钇钡铜氧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92K)构成,生成强度5特斯拉的螺旋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为直径8mm的稳定束流,出口速度达0.1倍光速(3×107m/s)。
     射击模式:
     1. 点射模式:每次发射持续0.1秒,释放能量约4.2×105焦耳,等效100克TNT爆炸威力,束流温度1.2×106℃,可在100米距离穿透10cm厚的钛合金装甲,命中后在目标内部引发持续3秒的等离子体湍流,造成热扩散性破坏;
     2. 连射模式:每秒发射3次,能量输出提升至1.2×106焦耳/秒,束流温度升至1.8×106℃,但磁场约束稳定性下降15%,有效射程缩短至80米,连续射击10次后需冷却2分钟(内置液态氮循环系统);
     3. 焚天模式(过载状态):一次性注入3颗荧惑赤珠,反物质催化炉功率提升至极限,产生温度3×106℃的「南明离火」束流,射程扩展至150米,可融化30cm厚的中子星合金,但会导致枪管超导线圈永久退磁(每次使用后需返厂更换)。
     杀伤力与战术效能
     物理破坏:
      对装甲目标:点射模式下,等离子体束流通过焦耳加热效应使装甲内部产生蒸发现象,形成直径15cm的熔穿孔洞,背面喷溅的熔融金属颗粒携带104℃高温,可对后排目标造成二次杀伤;
      对生物目标:束流接触皮肤瞬间引发细胞液爆沸,形成深度达骨骼的灼伤创面,创面周围组织因高温电离产生神经信号阻断效应,使目标立即丧失行动能力(痛感延迟0.7秒)。
     环境影响:
      连续射击5次后,枪管周围5米内的空气会因电离产生臭氧与氮氧化物,浓度达500ppm(超出人类耐受阈值10倍),需配套呼吸防护装置;
      焚天模式下释放的电磁脉冲会干扰半径20米内的电子设备,包括友军的战术通讯模块(需提前开启抗干扰协议)。
     操作与部署机制
     使用流程:
     1. 星咒校准:持枪者需以拇指按压枪身的「朱雀睛」传感器,通过虹膜识别与脑电波频率匹配(需与帝国公民基因库数据吻合),耗时0.3秒完成授权;
     2. 能量装填:将荧惑赤珠插入握把卡槽,胶囊外壳会被纳米机器人分解,氢燃料注入催化炉的反应腔,反物质磁瓶同步释放等量反氢;
     3. 射击控制:通过食指的力敏扳机调节束流功率(轻按为点射,长按为连射),配合头盔内置的「井宿瞄准镜」(量子光学成像,可穿透烟雾),实现移动中0.2角秒的瞄准精度;
     4. 过热防护:当枪管温度超过150K(超导临界温度)时,握把处的「赤乌纹」会发出红光预警,达到180K时自动锁定扳机,需按压枪托的「冰夷键」启动紧急冷却(消耗1颗备用赤珠的能量)。
    喜欢。
  

第449章 东西被偷了,呜呜呜,此章可跳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