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0章 星际舰队,《最后生还者》[1/2页]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词庸白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幸存者与逆转者不断汇入,本土土着的群体规模日渐庞大。
     帝国远征军为了便于管控,将这些土着集中安置在几座大型城市内。
     随后不仅修复了城市的供电与供水系统,还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一日三餐。
     不过他们并非帝国公民,所有供给都不是无偿的。
     他们需要充当清道夫,清理城市里的残垣断壁,以此换取劳动积分。
     不久后,卢伯明向嬴璟宸申请,从主世界运来一批思想钢印装置,为这些本土土着施加了永不反叛、誓死效忠的精神烙印。
     至此,这些本土土着获得了成为帝国公民的资格。
     但这也仅仅是“资格”而已。
     毕竟要成为真正的帝国公民,还需通过层层考核。
     唯有所有考核全部达标,才能拿到帝国公民的身份牌,成为寰宇帝国的一份子.....
     一晃眼,又是一个月过去。
     如今世界各地的夜魔已所剩无几,最初布满猩红光点的卫星地图,如今只剩零星几点猩红闪烁。
     想必再过几日,最后一点痕迹也会彻底消失,届时夜魔这一种族将不复存在。
     但眼下有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末日之前,这方世界全球人口约60亿,近90%的人因病毒丧生,仅存10%的幸存者。
     其中具备免疫能力的人不足1%,其余9%都变成了“夜魔”。
     即便是所有夜魔都逆转回人类,总人口仍有数亿之巨,而帝国本身也才80亿人口,相当于帝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占比。
     所以如何管理这数亿人成了难题。
     卢伯明遂向嬴璟宸请示,想听听自家元首对这数亿本土土着的安置打算。
     嬴璟宸思索后决定,让这数亿人口继续留在原本的世界。
     这并非他轻视异世界族群,而是主世界正全力为数十年后的维兰星入侵做准备,需要绝大的人力资源,因此绝不可能将主世界人口迁移至此填补空缺。
     而帝国又不可能白白丢弃这方能够为帝国提供大量所需资源的世界。
     所以只需要给予他们帝国公民,让他们继续留在此地进行发展的同时为帝国开采资源。
     他打算一步步的这方位面打造成为主世界提供资源的战略资源基地。
     打定主意后,嬴璟宸当即将卢伯明“赶鸭子上架”,直接任命他为《我是传奇》位面的总督,负责替帝国管理这方世界。
     听闻任命,卢伯明面露难色:“元首,您这不是为难我吗?我就是个带兵的武官,打仗是本行,让我搞文官那套治理差事,实在摸不着门道啊。”
     听到卢伯明推辞,嬴璟宸和颜悦色的劝解道
     “武官怎么了?你们都是接受了精英化培训的帝国精英,管理这区区数亿人口不是手到擒来?就算是在不会也要学啊。”
     “再说了,我又不是不给你搭把手——回头给你送一批中基层官员,再配个行政长官。”
     “有他们帮衬着,你尽管放宽心。”
     话都说到这份上,卢伯明晓得再推托也没意义,便点头应下:“那成,元首,我尽量试试。要是实在玩不转,您可得另请高明。”
     “伯明啊,”嬴璟宸语气沉了沉,“身为帝国的铁血军人,永远不可以妄自菲薄,你能坐到少将的位置,管治一方世界的本事自然是有的。”
     听到嬴璟宸如此信任自己,卢伯明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他面色一肃,郑重承诺道:“谢元首信重!卑职定不辜负期望,必把这方世界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就对了。”嬴璟宸欣慰颔首,目光里满是赞许,“这才是帝国军人该有的担当。”
     紧接着,嬴璟宸又赋予卢伯明先斩后奏的权力,以及一定的自治权。
     除了重大决策必须请示外,其余事务均可由这位总督自行定夺。
     嬴璟宸如此信任卢伯明,根源在于他们同属“系统造物”。
     从诞生之初,这类存在便自带对嬴璟宸的绝对忠诚。
     他说向东,他们绝不会往西。
     也正因如此,嬴璟宸从不担心他们会生出反叛之心。
     也才会放心的对他们予以重任。
     言归正传。
     卢伯明走马上任《我是传奇》位面总督后,嬴璟宸果然依诺调派了一批中基层官员,还给他配了个精英级行政人才辅助治理。
     既然当了总督,他麾下的136旅编制性质也随之调整为国防军。
     虽说帝国国防军的待遇不差,但卢伯明清楚,旅里不少官兵更看重功勋战绩。
     为此,他特意面向全旅官兵做了意向调研。
     若有想继续留在远征军序列的,可调配至其他远征军部队。
     然而136旅的官兵们显然重情重义得很。
     即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没一个人愿意离开这支朝夕相处的老部队。
     在他们看来,都是为帝国效力,究竟是带着国防军的徽章还是远征军的徽章,根本没什么分别.....
     数日后,新落成的101号星际战舰建造基地内,元首嬴璟宸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正视察着星际战舰的建造全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工作人员引领嬴璟宸一行来到一艘初具轮廓的飞船前,随即介绍道:“元首,您眼前这艘便是帝国科研院设计的【青鸾级】炮艇,全长32 米、舰宽11.5 米、舰高6.8 米”
     “是专为高速突袭、战术侦察与近程火力支援设计,适用于在类似太阳系这一类的行星系统范围内进行星际作战,也是未来帝国舰队的基础作战单元。”
     简单介绍完毕,工作人员随即将青鸾级炮艇的详细资料递到嬴璟宸手中。
     他快速浏览一遍,对资料上的各项参数颇为满意。
     他将资料递给身旁的俞正华,随即问道:“一艘青鸾级炮艇的造价和建造周期大概如何?”
     “造价500万帝国贡献点,以当前建造水平,一个月能造12艘——等生产链完善,这个数量也将增加数倍”
     工作人员如实回复。
     “500万贡献点……不算贵。”嬴璟宸听闻造价并未觉得高昂。
     虽说如今500帝国贡献点相当于旧时代数十亿米金,但随着月球开发深入,资源储备已颇为充足。
     更何况帝国刚掌控一个位面,他相信随着控制的位面增多,资源问题终将彻底解决。
     再退一步说,嬴璟宸如今手握千亿战争点,真要是缺材料,从系统商城购买便是,里头的原材料价格低如白菜。
     看过青鸾级炮艇的生产车间,一行人又来到更宽敞的厂房。
第410章 星际舰队,《最后生还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