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这些朝代日后的科举考试,对考生的搜身,将会严格无比。
另一边。
在万朝中有一些学子则是满脸颓然地放下了手中的老鼠胡须。
“完了。”
这些学子在心中哀叹道。
毫无疑问,这些考生就是那些超级小抄的一部分制作者。
现在高空巨幕曝光了这些手段,他们已经可以想到,以后朝廷一定会针对这些手段严加搜查。
他们的功夫白费了。
天幕上还在继续:
【不过。】
【拥有高质量的小抄,只不过是作弊的第一步。】
【第二步:如何把小抄带入考场?】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环。】
……
历朝历代的许多古人微微颔首。
没错,光有小抄还不够,得能顺利通过搜查将其成功带进考场才行。
他们盯着天幕,迫不及待想知道夹带手段都有哪些?
【主流的夹带私货手段有这些。】
【夹在双层布料的衣服裤子里、袖子缝里、帽缨内、厚的鞋底里、砚台的内部和底部、笔杆里、烛台和饭盒的特殊夹层、馒头的内部、裤裆里,甚至还有菊花里……】
【可谓是从头顶武装到了菊花。】
……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都看麻了。
真是一个比一个能干啊。
尤其是那个塞到菊花里的方法,简直是令古人们瞠目结舌。
什么样的人会用这么离谱的作弊方法啊?
大唐位面。
李二凤与大唐群臣面面相觑。
这些考生为了中举,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辅机,看来以后对考生的搜查,一点都不能大意。”
李二凤开口对长孙无忌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也是没想到,这些考生的作弊手段,竟然如此之多。”
长孙无忌回道。
另一边。
同样是大唐太宗位面,一些学子痛心疾首,他们怎么就早没想到这些手段啊!
如今被巨幕曝光,日后想用都用不了。
没办法,作弊手段也是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升级的。
这个时候的学子,对作弊手段的了解,相对匮乏。
……
【同时在考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批生化环材型的人才。】
【比如有考生利用银盐在衣服上打小抄,写出来的小抄无色透明,几乎无法被人用肉眼察觉,等混进考场后,就会
把衣服脱下来放在蜡烛上烘烤,随后银盐变黑,文字出现。】
【有让文字出现的技术,也有让文字消失的技术。】
【有些考生为了消灭证据,会用墨鱼汁打小抄。墨鱼汁本身性质不稳定,用墨鱼汁写出来的文字,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消失。】
……
历朝历代的许多古人再度震惊。这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啊。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眼露思索。
这种方法用来作弊太大材小用了,完全可以用来传递各种情报。
只要严格保密方法,就算情报不小心落在敌人手中,也不担心会泄露。
……
【历代帝王显然不喜欢这些小机灵鬼,为了避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继承和发扬,科举搜查制度也是越来越严格。】
【到最后演变成了要像押犯人一样,要把
第187章 万朝皇帝惊呆了:记下都给朕记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