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丝绸之路。】
     【在文化上,他命人编着永乐大典,据记载全书共有三亿七千多万字。】
     【在永乐大典中包括不限于医学、玄学、戏曲、农艺等等多个方面,可谓是当时最全面的百科全书。】
     【大明朝也是在朱棣的带领下进入了盛世。】
     【回顾朱棣的一生,他一生都在为洗刷自己的罪恶励精图治,开疆拓土,不遗余力,就为了以后下去在他爹面前,多一些政绩,更为了向天下人看看,他,朱棣比建文帝更好!】
     大明位面。
     朱元璋看完朱棣治下达到的鼎盛。
     心中一阵苦楚,看向朱标的眼神都变了。
     这要是换做标儿,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吗?
     朱元璋喃喃自语,心中对朱棣的芥蒂彻底放下。
     原因也很简单,朱元璋知道了朱棣造反并不是故意扰乱大明,而是为了自保,这就是换成他朱元璋一样会这样干。
     与此同时。
     还在官道上疾驰回京城的朱棣,看到这彻底松了一口气。
     “原来咱造反也是迫不得已啊。”
     随即又嘴角比AK还要难压,那样子仿佛在说原来咱这么牛逼!
     而在另一位面的朱棣。
     此时的他已经倒在了凯旋的路上。
     他艰难地看着天幕上对自己的评价,释然一笑。
     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嘴里呢喃着:“大哥,对不起抢了你家的皇位,可这真不是我想如此......”
     朦胧中,朱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那年,他在军营中大哥带着他在军中疯玩。
     那年,他跟着徐达将军骑着战马上阵杀敌。
     那年,他迎娶徐妙云,封燕王镇守北疆。
     那年,他听说湘王被逼到引火自焚,留下“我乃太祖之子,岂能受辱!”
     那年,他披头散发不顾脸面在街头乱叫,保下性命。
     那年,他起兵靖难,打进了京城。
     那年,他登上皇位,开创永乐盛世……
     “朕无愧大明……”
     【第四位:最强太监马三保。】
     【马三保最早跟随朱棣造反,由于在郑家坝火烧了李景隆的部队被朱棣赐姓郑。】
     【郑和七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开始,那时候他下西洋的目的不仅是宣扬国威,开通贸易路线,而且还有一项秘密任务。】
     【在其七下西洋的数十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所到之处皆是传播大明的荣光而非殖民。】
     【回顾郑和的一生,从卑微的战俘到太监,再到战斗英雄、大航海家,这就是他,郑和,传奇般的一生。】
     宣德七年。
     已是风烛残年的郑和,来到了红海。
     再往前走就是他心中的圣地麦加。
     他的一生几乎都在海上航行,却没有一次来过麦加。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掌管舰队的郑和太监,也不是皈依佛教的福吉祥,而是那个少年时期便梦想和父亲、祖父一起去麦加朝圣的马三保。
     “爹,麦加……很好……可是这没有你……”
     “爹……我想你……”
     【第五位:大明脊梁,于谦!】
     ......
    喜欢。
  

第26章 朱允炆被制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