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清醒之语 学子之谈[2/2页]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白云兴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胆,却也隐隐切中了某些他们不愿深想、却又无法忽视的可能。
     “可恨那张举子之流,推波助澜,煽动不明真相的同窗!”
     顾雍恨声道,“他们只看到可能的不公,便成了别人手中的刀!殊不知,若真因此冤杀一个可能利国利民之才,才是对科场、对天下最大的不公!”
     “我等虽人微言轻,但亦不可随波逐流。”崔琰正色道,
     “三司会审在即,公开审,当堂对质,这正是我们看清真相的机会!若陈九真能自证清白,其胸中所学,其面对滔天构陷所展现的坚韧,方是我辈真正该追随的才!若他确系舞弊……那国法昭昭,自不容情!但在尘埃落定之前,妄加指责,非君子所为!”
     “崔兄所言极是。”徐元直沉声道,
     “我等当静观其变,仔细聆听公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证据,真理越辩越明,若陈九真蒙冤,我等虽无显赫家世,亦当以手中笔,心中义,为其发声,为这朗朗乾坤,讨一个公道!这不仅是为他,更是为这科场的未来,为我等寒门士子心中那点微末的希望!”
     “不错!”其他几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或许只是数千举子中不起眼的几个,但这份在喧嚣中保持的清醒、对真相的执着、以及对“真才实学”而非“出身门第”的看重,如同浊流中的清泉。
     他们的对话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邻座一位独自品茗的清丽女子耳中。
     柳明薇戴着帷帽,本是为了避开纷扰,却不意听到了这番言论。
     崔琰、徐元直等人对逻辑的剖析,对文若“悲情”的质疑,尤其是那句“忌惮革新之势”,如同惊雷般在她心中炸响,与她自己的疑虑不谋而合。
     她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清冷的眸光透过轻纱,深深看了那桌清醒的举子一眼。
     这些人,或许才是未来朝堂真正的脊梁?而陈九……若他真能渡过此劫,这些人,或许会成为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与此同时,在“松涛茶社”对面一座不起眼的酒楼雅间里。
     一个面容普通的灰衣人,正透过半开的窗缝,冷冷地注视着茶社二楼崔琰等人所在的方向。
     他耳力极佳,方才那桌举子的低声议论,一字不落地落入他耳中。
     “哼,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穷酸,倒有几分见识。”
     灰衣人嘴角勾起一丝阴冷的弧度,对着空气低语,“记下那几人的名字样貌,若堂上陈九真有翻盘迹象,或者事后这些人为其张目……知道该怎么做。”
     “是。”阴影中传来一个毫无感情的声音。
    喜欢。
  

第116章 清醒之语 学子之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