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沪上干嘛?那些毛子肯定不适应。就先安排在东北那边好了,距离自己的国家近些想来他们也很愿意。
再说了,咱们之前在老家设立的综合科技研究所现在也差不多快要建成了,到时候安排他们工作不正好吗?”
李憨坐在床边,手指轻轻敲击着大哥大背面,直接了当的做出了决定。
此时,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温暖而又坚毅的轮廓。
“好嘞!那就听你的。
我现在给你报告下,我们此行的全部成果……
电话那头,魏小刀的声音陆续透过听筒传来,每一个字都让他心跳加速。
“老魏,你再说一遍,多少人?”李憨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目露惊喜。
“两百零七人,李总。”
魏小刀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比我们预计的多出近一倍。其中军工领域的专家就有一百三十五人,剩下的分别精通通信工程、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
李憨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出卧室来到了书房。
坐到自己的书桌前,李憨短暂的陷入了沉默。
讲真——
这个数字远超他的预期。
三个月前,当他秘密向魏小刀交代这个任务时,他们预估能带回五六十人就已经算是巨大的成功。
毕竟,从另一个国家34;挖墙脚34;这种事,从来都不是能摆在台面上说的。
“……人员名单和详细资料都安全吗?”
尽管书房只有他一个人,李憨还是压低声音问道。
“放心吧,那些资料已经通过特殊渠道运回国内。”
魏小刀顿了顿:“李总,这些人……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一些。
有些人在国内已经三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实验室的设备又被军方征用,他们的研究项目几乎全部停滞。
也就是说,到大夏后所有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听到这话,李憨随手拿起一支钢笔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与思考的频率一致。
——讲真,其实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自从去年毛国爆发内乱分裂以来,李憨就一直在关注其科技界人才的动向。
要知道,
一个国家的动荡往往伴随着人才的流失……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其实在很早以前,他便决定主动出击抢人了。
现在,总算是成功了。
相比于以后的诸多麻烦,李憨内心更欣喜能掌握这么多的真正人才。
“其它的先不考虑,你可以先答应每人先预支三个月工资供他们适应新的生活。
至于其它,接下来我会有所安排的……”
“行,按照您的指示,我们的科技人员家属区准备了足够的住宿点,各类生活用品也已准备完全、科研设备都已经到位,就等人来了。”
魏小刀汇报道:
“不过李总,有件事需要您特别注意——”
“什么?”
虽然听出他话语很凝重,但李憨却毫不在意。
反正人都到自己手中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呃,是这样的。咱们这次拉拢的人才,其中有几位是
第485章 玉石的用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