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0章 宴席上菜先斗草[1/2页]

北宋大药商 杏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歌舞升平的,倒是挺热闹。不过既然是端午宴,这歌舞杂技,毕竟只是消遣,这珍馐菜肴才是主角。
     等了许久,冷盘,热菜各种菜品才都端上桌来……
     以前,天顺楼都是店小二端盘子,像狗肾这样的,看着都倒胃口。
     今天白掌柜为了补齐短板,专门去青楼请了些年轻姑娘,穿上修身的罗裙,画上精致的妆容,专门负责上菜、端茶、递水,把陈家富这些没见过市面小伙子的都看傻眼了。
     这端午节,依照宋人习俗,得吃“五黄”,什么是五黄呢:咸蛋黄,黄瓜,黄鳝,大黄鱼,雄黄酒。
     先说这咸蛋黄吧,天顺楼用来做粽子,每个粽子都加入了一整个的蛋黄,再放入一块方正的五花肉,香料熬汁,用糯米包裹起来,这粽子的确有些巧思,吃起来也是软糯咸香。嘿,那叫一个地道!
     黄瓜,天顺楼是做的“鱼腥草拍黄瓜”,这菜吧,口味独特,一般人接受不了,喜欢的人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不过这鱼腥草,清热解毒,端午时节吃起来倒是“很合时宜”。
     黄鳝山药汤,可以滋补脾胃……大黄鱼炖茯苓冬瓜,可以除湿解暑……
     总之每道药膳不仅色香味俱全,还颇具养生保健的功效,这天顺楼能驰名亳州,倒也不是浪得虚名。
     除此外,何首乌炖鸡,半夏鲫鱼羹……各种菜品,摆盘都很精致,各种羹汤,蒸菜,凉菜也都做得有模有样。
     就是没有炒菜,让卢生有些遗憾。大宋朝这烹饪方式还比较单一,生食、凉菜和炙烤还是主要烹饪方式,像天顺楼这样的,搞了羹汤蒸菜的,已经算是别具一格了。
     菜上齐,大家看着满桌珍馐,也是食指大动,都拿起筷子,准备开动了。
     偏偏这时候,台上总会有人扫了雅兴。相信黄粱梦里参加过“婚宴”的人都清楚,明明饿的饥肠辘辘,台上总会有个“司仪”叽哩哇啦说一大堆。
     更有甚者,为了大家听他说废话,干脆不发筷子!这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饥肠辘辘,看着一桌好菜,然后听你们舌灿莲花?卢生倒是每次都想口吐芬芳!
     好在,天顺楼没干这种缺德事,大家可以一边吃,一边听他们吹牛逼。
     这一楼高台上,走上来一个“竹竿子”,他还得给大家整点小节目。
     有的人问了,这“竹竿子”是什么?是说这人长得高高瘦瘦的?
     非也,据可靠史料记载,宋朝的主持人就被称为“竹竿子”,是不是挺逗的?不是我瞎编的,不信你们自己去搜,主持人就叫竹竿子。
     据说他们上台的时候,手里得拿个道具“竹竿拂尘”,所以大家就亲切的叫他们“竹竿子”
     “竹竿子”大大方方的走上高台:“大家吃着喝着,我给大家在出个游戏,来个“斗草”怎么样?”
     这台下的说了:“这‘斗草不是小孩玩的嘛!34;
     竹竿子拿着浮尘,摆了摆:“您说的那个呀,到也是‘斗草,不过那是‘武斗,两个小孩拉两个根草,啪叽,谁的草没断谁就赢了,对吧?”
     “对,对,对,那就是小孩玩的!”
     竹竿子微微一笑:“咱们这时候呢,玩的是‘文斗!”
   

第200章 宴席上菜先斗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