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7章 从竞争转向合作[1/2页]

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青山曾见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霍建柠的方式或许有用。
     但李首富知道,意义其实已经不大了。
     别说不一定能找到证据。
     林祖辉既然这么聪明,怎么可能自己派人做?
     就算真找到证据。
     中西区警署、卫生署甚至市政总署都有人站台。
     你要怎么翻案?
     去打这帮正在争功的官员的脸?
     “你说的这些,已经没意义了。” 李首富开口。
     “上午有几个老朋友给我打电话。”
     “侧面问是不是我派人做的这件事。”
     “永辉超市背后不止林祖辉。”
     “还有很多我们之前都没想到的人。”
     “有些人是自己不方便持股。”
     “有些则是有个好父亲、好爷爷。”
     霍建柠无语了。
     看来林祖辉不止是在补洞。
     还在调用他合伙人的影响力,让他们知难而退。
     已知的简奥伟、田北华原来还不是最难办的,后面还有大人物。
     林祖辉舍弃大量利益。
     换来的是永辉超市真的变成了扎手的刺猬,谁来都不好拿捏。
     “李生,如果是这样,那现在一时确实没什么好办法。”
     “他根本没有被收购的想法。”
     “之前那30亿的说法,算的都是最低价。”
     “真要收购,说不准要往50亿港币去谈,才有可能。”
     李首富不是没50亿可以用。
     但此时收购意义不大,林祖辉的发展太快了!
     半年多就能搅动风云。
     就算真花钱收购下来,一个有钱有时间的林祖辉是不是更可怕?
     “我现在对收购兴趣不大。” 李首富说。
     “在他手里赚钱,到我手里就未必了。”
     “永辉超市最核心的是林祖辉。”
     “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是永辉超市成功的关键。”
     “港岛开超市的无数,贩菜的也很多。”
     “为什么只有永辉超市杀出来了?”
     霍建柠拿着话筒沉默良久。
     李首富说的没错。
     这个市场准入门槛很低。
     杂货铺、零售店、市场菜贩。
     是个人,随便凑点钱,进点货就能开张。
     根本没什么门槛。
     每天都有新铺开张,每天也有新铺结业。
     永辉超市的成功秘诀在于加盟模式、对岸直供、统一管理、营销策略才是重点。
     “李生,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如果放任他这么继续下去,说不准他会杀入全品类零售领域。”
     “现在只是影响我们的销售额。”
     “毕竟他的店里只有生鲜,而我们是全品类。”
     李首富知道,霍建柠已经想通了,只是想让他开口而已。
     这个霍建柠很聪明。
     计划失败时抓紧想新计划。
     想通了可能要搁置争议,开始合作,也不装什么智者。
     “找点人研究下他的发展策略。” 李首富吩咐。
     “我要看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
     “你也想想,能不能把他的模式复制过来。”
     “之后就是关于双方的竞争了。”
     “我倾向于再跟他谈谈。”
     “既然不想被完全收购。”
     “那就谈谈,能不能收购部分股份,成为大股东之一。”
     “或者百佳跟永辉谈股份置换,让他也成为百佳的股东。”
     “我们手里的筹码可不少。”
     “百佳是零售巨头,如果他答应这个。”
     “我们可以将生鲜都交给他供应。”
     “永辉的门店,加上百佳的门店。”
     “他马上就是港岛最大的生鲜巨头了。”
     霍建柠听出了弦外之音。
     生鲜巨头是没错。
     但也只是生鲜巨头,而不是零售巨头。
     李首富是要限制永辉的发展,将它困在生鲜这个细分领域。
    &n

第377章 从竞争转向合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