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
一场,无声的,却更加致命的“战争”,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争的武器,不是刀枪,也不是金钱。
而是,那看不见,摸不着,却足以杀死一切的……流言。
初冬,江南,苏州府,洼里乡。
今年的秋收,让洼里乡,和周边所有的村镇,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
太子殿下,赐下的“神仙稻”,其产量,真的比旧稻种,高出了整整三倍!
家家户户,都打满了粮食,粮仓里堆得,连门都快关不上了。
每一个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与富足的笑容。
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那位,远在长安的,神仙一般的太子殿下。
然而,就在这份喜悦,还未曾,完全沉淀下来之时。
一股奇怪的“风”,开始在乡间的酒馆、茶肆、和打谷场上,悄悄地,刮了起来。
“……哎,你们听说了吗?”
一个外地来的,看似憨厚的行商,在一个小酒馆里,一边喝着劣质的米酒,一边对着周围的农夫们,“神秘兮兮”地说道。
“我听说啊,咱们这位太子殿下,最近在长安城里,可是搞出了大名堂啊!”
“哦?什么名堂?”立刻,有好奇的农夫,凑了过来。
“还能是什么?”那行商,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同情”与“不忍”。
“……听说啊,太子殿下,要在长安,建一座,比大明宫,还要奢华十倍的‘格物天宫!还要造什么,能飞上天的‘神器!”
“……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啊!那钱,从哪里来?”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
“从哪里来?咱殿下,不是从那些贪官污吏手里,抄了好多贯钱吗?”一个,对太子,无比拥护的百姓,立刻反驳道。
那行商,嗤笑一声,摇了摇头,“……兄弟,你,太天真了。”
“……我,可是有,在京城户部当差的亲戚的。他,偷偷告诉我,那些钱,早就被太子殿下给,花光了!”
“不仅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那,这亏空,该怎么补呢?”
那行商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毒的光芒。
“还能,怎么办?”
“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
“我那亲戚说,太子殿下,已经和户部的大人们,商议好了。等,明年开春,咱们江南‘互助会的田租,就要,涨了!”
“从,现在的三成,直接,涨到……七成!”
“跟,以前,那些地主老财们,一个价!”
“什么?!七成?!”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在场所有农夫的头上!
他们,瞬间,都懵了!
“不……不可能!这……这绝对是谣言!”那用户太子的人,脸色煞白地,反驳道,“太子殿下,是活菩萨!他,怎么可能,会这么对我们?!”
“呵呵,是吗?”那行商,冷笑一声,将一碗酒,一饮而尽。
“兄弟,你们,把太子殿下,想得,太好了。”
“你们,也不想想,他为何要对你们这么好?给你们犁,给你们稻,还帮你们卖粮食?”
“天底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他,不过是想,先把你们,这些羊给养肥了。”
“然后,再一口气,连皮带骨地……吃掉而已!”
说完,那行商,便扔下几枚铜钱,施施然地,离开了。
只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的……农夫。
类似的“流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在整个江南,疯狂地蔓延。
有的说,太子,要在江南,征收“人头税”,每个人每年要多交三贯钱。
有的说,太子,要将所有“互助会”的青壮,都强征入伍,送到西域,去当炮灰。
更有的说,太子其实,早已被天上的妖魔,附了体。他在江南,搞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吸取江南的“龙气”,来助他,修炼成仙!
这些流言,编造得,有鼻子有眼,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搅得,整个江南,人心惶惶。
那些,刚刚才,对太子建立起“神明”般信仰的百姓们,其心中那最淳朴的“信任”,开始出现了……裂痕。
他们,开始怀疑,开始恐慌和不安。
“互助会”的总部,每日都被成千上万的,前来问询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王大石和赵三两,这些,基层的负责人,早已是焦头烂额,无论他们,如何解释,都无法平
第131章 江南的“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