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长安风动,吏部侍郎的“烦恼”[2/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内部消耗之中。
     做完这一切,张行成,自以为天衣无缝。
     他带着这份,经过他“精心”遴选的,由二十余名“青年才俊”组成的辅官名单,信心满满地,前往东宫别业,向太子殿下,复命。
     ……
     东宫别业,茅屋之内。
     李承乾,看着张行成,呈上的那份名单。
     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平静。
     只是,一个一个地,念着上面的名字。
     “王普,博陵崔氏之婿,善诗词,好清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元,荥阳郑氏旁支,以孝廉闻名,然,其治下之县,三年,未有一考绩为‘上……”
     “卢景,范阳卢氏子弟,任长安尉时,曾因‘纵奴行凶,而被御史弹劾……”
     ……
     每念一个名字,张行成的额头上,便多冒出一层冷汗。
     他惊恐地发现,太子殿下,对他推荐的这些人,其底细,竟然……了如指掌!
     仿佛他手中也有一本,记录着百官优劣的……秘密账本!
     “张侍郎。”
     李承乾放下名单,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
     “你,费心了。”
     “为……为殿下分忧,乃……乃是臣之本分。”张行成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嗯。”李承乾点了点头。
     “这份名单,孤,很‘满意。”
     “就他们吧。”
     “啊?”
     张行成,彻底懵了。
     他以为,太子会当场发作,驳回这份名单。
     可没想到,太子竟然……全盘接受了?
     这……这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药?
     就在张行成,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李承乾,却又拿起了朱笔。
     “不过,孤以为这份名单,还稍有……欠缺。”
     “孤,想再添几个人。”
     说着,他在那份名单的最后,挥毫写下了几个,让张行成,感到无比陌生的名字。
     第一个名字,是“上官仪”。
     李承乾写道:“此人,虽出身寒门,然文采斐然,有宰相之才。可任总司‘主簿,掌管所有文书往来。”
     第二个名字,是“狄知逊”。
     李承乾写道:“此人,乃并州法曹,断案如神,为人刚正。可任总司‘法曹,负责新政推行中,一切法律事宜。”
     (狄知逊,正是未来神探狄仁杰的父亲。)
     第三个名字,是一个女人的名字。
     这也是,让张行成,最为震惊的一个名字。
     “……武顺。”
     李承乾写道:“晋王府宫女武顺,聪慧机敏,善于筹算。孤,听闻其,对‘算盘与‘新式会计之法,颇有天分。可破格,录入总司,任‘财计女官,辅佐户部,管理账目。”
     李承乾将名单,递还给张行成。
     “张侍郎,这几个人是孤偶然听闻的一些‘遗珠。”
     “想必,吏部应该不会,驳了孤这点小小的请求吧?”
     李承乾依旧平淡。
     但那平淡之下,所蕴含的,不容置疑的意志,却让张行成,感到一阵窒息。
     他知道,自己,以及自己背后的赵国公,所有的算计,都……落空了。
     太子殿下,根本,就没打算,用他推荐的那些“废物”。
     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核心团队!
     张行成自己辛辛苦苦,搭建了一个华丽而又空洞的“草台班子”。
     而李承乾则轻而易举地,将他真正的“心腹”,安插在了这个班子,最核心也最要害的位置上!
     张行成觉得自己从头到尾,都像一个小丑一样,在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臣……臣……遵命……”
     张行成,几乎是失魂落魄地,接过了那份名单。
     他走出茅屋,看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却只感到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张行成回头,看了一眼那间简陋的仿佛与世无争的茅屋。
     心中想着。
     这个太子……
     他,真的,有人能斗得过吗?
    喜欢。
  

第68章 长安风动,吏部侍郎的“烦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