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 校场公审,用鲜血铸就军魂[1/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辰时。
     玄武门北,东征先锋营的大校场。
     三万名府兵,身着明光铠,手持横刀与长槊,排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阳光照射在他们明晃晃的甲胄和兵器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汇成一片钢铁的海洋。
     肃杀之气,弥漫在整个校场的上空。
     所有的士兵,都面色严肃,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们不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太子殿下,不在中军大帐里排兵布阵,却把他们所有人召集到这里,是要做什么。
     校场的最前方,临时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点将台。
     点将台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帅案,太子李承乾,一身戎装,端坐其后。
     侯君集与李积,一左一右,分坐两侧,神情凝重。
     李纲、马周、纥干承基等一众文武,则侍立在后。
     而在点将台的正下方,跪着黑压压的一片囚犯。
     他们的手脚都被粗大的锁链捆绑着,嘴里塞着破布,一个个面如死灰,浑身抖如筛糠。
     这些囚犯,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
     一拨,是之前从江南押解回京的,那些富得流油,此刻却狼狈不堪的私盐贩子。
     另一拨,则只有一个,但他的身份,却让所有知情的将领,都感到心惊。
     ——清河崔氏,献出来的那名,刺杀太子的罪犯。
     吉时已到。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走到点将台的前沿。
     他的目光,如同一只翱翔于九天的雄鹰,缓缓扫过台下那三万名将士。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将士们!”
     李承乾开口,没有使用任何扩音设备,但声音,却仿佛蕴含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孤知道,你们很多人,心中都在疑惑。疑惑孤,为何不教你们拼杀之术,不练你们行军阵法,却把你们召集到这里。”
     “今日,孤,便给你们一个答案!”
     李承乾猛地一挥手!
     “带上来!”
     随着一声令下,一队队的东宫卫率,押解着一群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百姓,走上了点将台。
     这些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婴儿的妇人,还有脸上带着惊恐的孩童。
     他们,是马周派人,从辽东边境,接回来的,那些曾被高句丽军队掳掠,又侥幸逃回来的大唐子民!
     “将士们!抬起你们的头!看一看!看一看你们面前的这些人!”李承乾的声音,陡然变得悲愤而又高亢!
     “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我大唐的子民!他们,也曾有自己的家园,有自己的父母妻儿!可是现在,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为什么?!”
     “因为,有一群畜生!一群来自高句丽的豺狼!他们冲破我们的边关,烧毁我们的房屋,杀害了我们的亲人,还将我们像牲口一样,掳掠而去!”
     李承乾走到一位断了手臂的老者面前,亲自为他解开上衣,露出那纵横交错,布满了鞭痕与烙印的脊背!
     他又走到一位年轻的妇人面前,指着她怀中那个面黄肌瘦,眼神呆滞的婴儿。
     “看看这个孩子!他本该在父母的怀中,嬉笑玩闹!可现在,他连哭,都不会了!”
     “因为,他的父亲,为了保护他,被高句丽人,当着他的面,乱刀砍死!他的母亲,为了不让他饿死,只能用自己的血,来喂养他!”
     一幕幕血淋淋的现实,一个个悲惨的故事,通过李承乾那充满了煽动性的语言,狠狠地,刺入了台下三万名士兵的心脏!
     许多出身农家的府兵,看着台上那些仿佛就是自己乡亲邻里的百姓,他们的眼睛,渐渐地红了!
     呼吸渐渐地粗重了!
     一股“愤怒”的情绪,在钢铁的海洋中,开始蔓延,沸腾!
     “现在,孤,再让你们看看,另一群人!”
     李承乾的目光,猛地转向了台下跪着的那群囚犯!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就在我们辽东的同胞,被异族肆意屠戮之时!就在我大唐的边军将士,用血肉筑成长城,抵御外侮之时!我们大唐的内部,却有这样一群……国贼!硕鼠!”
     李承乾指着那些私盐贩子,厉声喝道:
     “这些人,勾结官吏,偷逃国税,疯狂地将本该用于加强边防,充实军备的钱粮,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第36章 校场公审,用鲜血铸就军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