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总司衙门,权力的交锋[1/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监国第二日。
     太极殿上的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翘首以盼。
     都听说了昨日太子在崇文馆,召集户部、工部尚书密议的消息。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行事不拘一格的太子殿下,在拿到了“监国”与“全权督办”这两道金牌之后,究竟会如何展开他那宏伟得近乎不切实际的计划。
     李承乾依旧端坐于御座之侧,神情平静。
     待到常规奏报结束,他没有给任何人发问的机会,直接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昨日,孤已与戴尚书、段尚书,就‘关中水利及以工代赈一事,进行了初步商议。”
     李承乾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之内,“今日,便将议定之策,奏于诸公。”
     他的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戴胄。
     戴胄手持笏板,迈步出列。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以及与户部几位核心司官的紧急商议之后,这位以稳健着称的尚书,脸上已经没有了昨日的震惊与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敬畏与兴奋的复杂神情。
     “臣,户部尚书戴胄,启奏殿下。”戴胄躬身道,“臣已连夜核算。若要兴办覆盖整个关中的水利网络,并以工代赈,雇佣十万民夫,为期一年,所需钱粮,约……二百万贯!”
     “嘶——”
     这个数字一出,大殿之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二百万贯!
     这几乎相当于大唐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国库,根本不可能支撑得起!
     就在众人以为太子殿下会因此而陷入窘境时,戴胄却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然!臣以为,殿下昨日所提之《大唐皇家第一劝农债券》之策,乃是石破天惊之良方!”
     “以东宫之信誉为保,以青史留名之荣耀为引,以一成之利息为饵,必能撬动长安城内万千豪族富商之私库!”
     “臣已与户部同僚推演,此策一旦推行,莫说二百万贯,便是三百万贯,亦可期也!”
     “故而,臣,完全赞同殿下此策!恳请殿下,即刻推行!”
     说完,他对着李承乾,深深一揖。
     这一幕,让满朝文武,再次惊掉了下巴。
     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个以“铁公鸡”闻名,从不肯让国库多花一文钱的戴胄,竟然……竟然主动请缨,支持太子这个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的“借钱”计划?
     而且,还把这个计划,夸上了天?
     昨天在崇文馆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工部尚书段纶,也迈步出列。
     “臣,工部尚书段纶,启奏殿下。”段纶的声音,同样充满了亢奋。
     “臣亦以为,殿下昨日所提之‘分段包干,责任到人之管理方略,乃是督造大型工程之不二法门!可将巨大之工程,化整为零,权责分明,大大提升效率,杜绝推诿扯皮之弊!”
     “更有殿下所赐之‘神器——算盘!臣已连夜命工部巧匠,仿制出十余架。”
     “其运算之速,果然十倍于筹算!有此神器,管理十万民夫之工食账目,将再无错漏!此乃我大唐万世之幸!”
     “臣,亦恳请殿下,立刻成立‘水利总司,臣愿肝脑涂地,为殿下驱使!”
     “算盘?”
     “神器?”
     百官们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们似乎都看懂了一件事——那个以严谨和骄傲着称的工部大佬段纶,也……也被太子殿下给彻底折服了!
     李承乾,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户部和工部这两个最重要的部门,变成了他推行新政最坚定的支持者!
     这份手段,这份能力,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厉害”来形容了。
     李承乾看着殿下那一张张惊愕的脸,心中平静如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李承乾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是在胡闹,他是真的有能力,有办法,去完成这件前无古人的大事。
     “既然戴尚书与段尚

第20章 总司衙门,权力的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