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的行人时看时走,瞧见喜欢的东西便停下,询问价钱,觉得贵了,站在摊子前与摊主讲价,货郎挑着扁担,竹筐里装着热乎的烧饼沿街叫卖,孩童在街边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玩耍,嘴里唱着他们熟悉的童谣……
以前的姜榆很忙,忙着破案,忙着抓犯人,审犯人,忙到没有一刻能休息。
现在她终于有时间,能静下来看看这人间烟火气,看看这繁华喧闹的世间。
她不爱热闹,可看见了这些,让她觉得很温暖,很舒服。
蒋沈两位婆子先把府里要用的东西采买齐全,叫人送回府上去,然后才去买自己想要的。
姜榆没什么想买的,就跟在她们身后帮着拎东西。
两个婆子到了卖首饰的摊子前,不走了。
她们在摊前挑了一会儿,一个拿着一副红宝石耳环,一个拿着流苏银簪,不约而同的转身。
“弯点腰,低头。”
姜榆比寻常女子高不少,她们够不到。
姜榆正吃手里的鱼丸串串呢,听见她们说话就很配合地弯腰低头,以为是要给红荛买,在她身上试试效果。
“瞧瞧,这耳环与你多配,你生的这样白,红宝石一衬显得就更白了。”蒋婆子把耳环给她戴上,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特别满意,“真漂亮。”
沈婆子拿着银簪在她头上比了又比:“这簪子也甚是配你。”
原来都是要给她买的。
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才不到十天,两人对她却十分体贴照顾,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姜榆有点受宠若惊。
但她不太习惯身上戴首饰,总感觉会丢:“我,我戴不管这些的。”
说着,她作势就要把耳环拆下来。
蒋婆子按住她的手:“有何戴不惯?你个姑娘家身上素的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成天就知道舞枪弄棒的,都不知道自己打扮打扮。”
“可是……”
“没有可是。”沈婆子又选了几样,直接把钱都付了,“不习惯也得习惯,以后会常常给你买的。”
说完,两人潇洒地扭头就走,不管她。
姜榆:“……”
行吧,反正她也说了不算。
接着,两人又带她去了布庄,说要给她做新衣裳。
布庄的老板与她们相熟,一进来就把人迎到了二楼招待贵客的雅间。
沈婆子说:“掌柜的,给我们家丫头用最好最舒适的布料,做当下在年轻姑娘们中最流行的衣裳。”
蒋婆子补充:“一定要做的最好看。”
布庄掌柜看了看坐在她们身边的漂亮姑娘,转身去拿布匹和衣服样式的册子。
姜榆有些愣神。
我们家丫头……
“想什么呢?”蒋婆子把布庄掌柜拿来的册子推给她,“挑挑看,喜欢什么样的指出来,蒋姨和沈姨都让他们给你做。”
“好。”
这本册子特别厚,姜榆有点挑花眼了。选了半天,最后选了三件黑色劲装。
选完第三件说没了的一瞬间,边上两位婆子的脸阴了。
“上一边去吧,就知道你肯定要选这种黑乎乎一点都不衬你的衣服。”沈婆子瞪她一眼,把册子拿过来,跟蒋婆子一起选,“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要。”
“这个好看,哎这个也不错。”
“你看这个是不是也挺好?行,那这个也要。”
“这件也好看,要了。”
“你看这个,再配双小靴子多好啊。”
“对,一会儿还得再去买鞋。”
“这个,这个,这个太适合了,要。”
“等下我们去看看料子,看看哪种穿上会更舒服。”
“行,哎这个这个,这个也要了。”
…
被挤到一边的姜榆都不敢说话。
听红荛说,这二位怀孕的时候每天烧香拜佛,求天求地想要生个女儿。因为她们很喜欢给小女孩打扮,喜欢给她们买漂亮的衣服和首饰。但十个月之后,只有一人得偿所愿。
蒋婆子生的是儿子,沈婆子生的是女儿。
当天两个房间里的气氛,一个阴云密布,一个风和日丽。
不过据说程泰小时候长的很精致,粉雕玉琢的像个女娃娃,三岁之前都是穿裙子被当成女儿养的。
哦,对,还没说,程泰大名林程泰,是林管家和蒋婆子的独子。
红荛大名孙红荛,是孙师傅和沈婆子的独女。
再后来,红荛就有了双倍的疼爱,哪家首饰铺子的首饰出了新样式,哪家布庄出了新布新衣裳,她肯定第一时间就有了。要不是她有任务时不时得出远门,估计就得被按在家里天天试衣服,一天换一套都不会重样的。
姜榆去过红荛的房间,看过她的衣柜和首饰盒。好家伙,那可是相当的壮观。
她有种直觉,她会成为下一个红荛。
才一会儿的功夫,两个婆子就选了很多件。姜榆凑过去看了看,弱弱地开口:“能不能,多做两件我身上这样的劲装……”
两个婆子齐齐转头,眼皮耷拉着,脸色一沉。
姜榆:“!”
她有幸见过这二位上一秒笑的阳光明媚,下一秒转头就河东狮吼的样子,内心表示害怕。她默默往边上靠了靠,继续吃鱼丸,笑呵呵道:“不做了不做了,您二位说了算,您说了算。”
喜欢。
第四十四章 我们家丫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