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不可能看不懂自己的暗示,拒绝之意很明显。
     慕容复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放荡举动,让她觉得自己自轻自贱,甘愿与风尘浪子沦为一家,所以才不愿意和自己继续。
     又或是她真的如京中流言一般,对王若筠余情未了,正是因为二人都是女子,她无法诞下子嗣,才找到自己。
     再或者,她就是移情别恋了,只是那个人被她藏得好好的,自己还未发觉是谁罢了。
     越想越是生气,他压下心头委屈,并没有出声质问。
     像个敏感多疑的妒夫一样,只会招人厌烦,最明智的举动,应当是佯装不知,查明之后再做打算。
     他目光流连在赵景行紧抿的红唇,自然没有错过她微蹙的眉头和躲闪的眼神。
     慕容复换上体贴地笑意,和她聊起了琐碎的日常。
     石泉书屋为网罗情报而生,轶闻趣事自然也能探听不少。
     他搬离镇国公府之后,下令石泉书屋日报除了重要情报之外,还要报来各分地的奇闻异事。
     他想为令舒做一本专属于她的故事书。
     等她到了听话识字的年纪,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奇事。
     当然,这本故事书的内容,他想和她一起敲定。
     于是他状似无意地说起了这样一个趣闻。
     临安县有一户人家是女子带着幼弟开门立户,比武招亲,寻了个上门夫婿。
     二人一见倾心,婚后幸福美满。
     可女子手握家中财权,常在外奔波,不少商者看重她的美貌与能力,其中一人买通地痞流氓,上演了个英雄救美的烂俗戏码,骗得女子感激不尽。
     女子宴请这人来府一聚,备下厚礼以示谢意,却被这人使了计策,让家中夫郎以为她已经移情别恋,心属他人。
     这人最后闹得女子家宅不宁,夫妻二人虽未和离,感情却留下了嫌隙与怀疑,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这样的隐喻赵景行没有听懂,她仍旧记挂着慕容复记忆是否恢复一事,听完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感叹一句:“这样的故事真是曲折动人,好像不适合给令舒听。”
     等到这样一个反应,慕容复更加觉得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他藏下自己即将喷涌而出的委屈,发誓一定要找到那个让她移情别恋的坏种。
     连续盯着工部尚书刘成辉和工部右侍郎詹长运好几天,也没见他们有什么动向。
     桌案上呈放着赵二送来盯梢信报,这两人并无形迹可疑之处,照常点卯,按时离退。
     既然应天渠修建涉及到14万农户的口粮,必然会有人趁粮价还未涨起来时,筹银屯粮。
     届时征地令一下,百姓上交田地,搬离故土,再高价卖粮,赚取差价。
     这样大好的赚钱时机,刘成辉和詹长运不可能不动心,即便自己不会亲自下场运作,也得拜托他人运作才是。
     刘成辉的小舅子就是京城内有名的粮商,盯不出他的问题,情有可原,许是通过他夫人的关系在暗中收粮。
     可詹长运亲族势微,只有母亲一人在上京城,他会和谁有联系呢?
     这个问题还没想通,流云进来就送上了王家的请帖

第58章 缘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