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零八章 金国使臣入东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木木三大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到辽国燕京城里有个美艳的寡妇孤苦伶仃,无人照顾,大宋铁血男人宋徽宗还怎生忍耐得住?
     很快,宋徽宗就下旨调集各路兵马共二十万,发动二次北征。
     既然十万兵马打不过辽军,那就增兵到二十万。大宋别的不敢吹牛,就是幅员万里,人口众多,兵多将广而已。
     这二十万大军北上,一人吐一口唾沫星子,也能淹没负隅顽抗的辽军吧!
     宋徽宗带着建立不世功业的企盼,命令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不必回京复命,直接留在河间府重新整编军队,再次伺机北上。
     因为背盟伐辽是不义之举,再加之宋军在雄州城惨败,朝中对于二次北征的反对声音也很大。
     面对朝中的反对意见,宋徽宗又降下一道旨意,要求群臣不得扰乱军心,凡有异议者一律处斩。
     见道君皇帝铁了心,朝中反对伐辽的人只得忍气吞声地选择了冷眼旁观。
     因为第一次北征辽国时打了败仗,原本的东、西路统帅种师道和辛兴宗都被裁撤掉。
     宋徽宗任命雄州之战中死战不退的检校少傅、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都统治,代替了原来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并赐刘延庆旌幢七宝金枪和御袍束带为其壮行,以示激励。
     同时,宋徽宗又命刘延庆的次子,耀州观察使刘光世取代了辛兴宗在西军中的位置,让他配合其父作战。
     宋徽宗此举也是吸取第一次北征东、西两路军各自为战,不能很好的协同作战的教训。
     如今刘延庆上阵父子兵,当无各自为战的弊病了吧?
     大宋的制度是以文制武,因此军中主将虽定,但太尉童贯及太师蔡京的儿子蔡攸仍为河北、河东宣抚司的主、副宣抚使,负责统领全军。
     太尉童贯的宣抚司衙门留在了河北河间府筹备指挥二次北伐,但是赵良嗣和马扩这两个幕僚却被朝廷召回了东京汴梁城中。
     赵良嗣和马扩匆匆赶回东京汴梁城,方才知道是金国使臣来了。
     宋军第一次出征伐辽时,并未按照海上之盟的约定通报金国,约定共同出兵的日期。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得知宋国伐燕,担心宋国独自占领燕京地区后,承诺每年转送给金国的岁币不再支付,对金国大为不利,就派使臣乌歇、高庆裔渡海出使宋朝。
     因为完颜阿骨打是在出征辽国西京道的途中派出的使臣,金国使臣经过几个月的跋涉,方才绕道渡海在登州上岸。
     当大宋第一次北征以惨败收场,又在组织二次北征时,乌歇等才走到大宋的东京汴梁城。
     朝廷得知金国使臣在登州上岸后,就召回了赵良嗣和马扩二人。
     赵良嗣和马扩二人多次出使金国,对金国最为熟悉,那《海上之盟》也是他二人北上金国谈成的。
     因此,接待金国使臣,与他们唇枪舌战,赵良嗣和马扩二人是最好的选择。
     乌歇、高庆裔等人在驿馆住下后,宋徽宗立即派赵良嗣到驿馆面见金国使臣,并代为询问乌歇等人说道:“陛下听闻贵国军马虽然已经打

第八百零八章 金国使臣入东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