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还吐血三升!
     并且,苏武连续好几个月,都坚持面向南方祭奠汉武帝!
     汉昭帝上台后,考虑到国家连年征战太消耗国力,就采取了减税等好政策,国力日益强大。
     反观匈奴那边,因为内斗,尤其是因为汉朝的连年持续打击,日子一天不如
     —天。
     于是,匈奴为防止再次被汉朝吊打,就主动和汉朝和解。
     汉昭帝久闻苏武牧羊的故事,得知匈奴人不愿意放苏武回国后,以鬼神之说证实苏武还活着。
     匈奴人没有办法,只得允许汉朝使臣找到苏武,并把他带回汉朝。
     苏武宅心仁厚,没有对汉昭帝说自己有混血儿子的事情。
     但,等汉昭帝后面的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宣帝为了表达对苏武的尊重,更为了体现皇恩浩荡,不仅册封苏武为关内侯,考虑到苏武再国内的儿子因为谋反被杀因而绝后了,还主动提及他的混血儿子。
     汉宣帝确定了这个事实之后,还主动从内帑里面拿出巨资,将这个混血儿召回到国内,并且让他做了个前途光明的宫廷侍卫。
     这还不算,等苏武死后,汉宣帝还把他列入麒麟阁功臣之一,以此鼓励文武百官对国家忠诚。
     公子高虽然敬佩汉武帝,但更加敬佩他的曾孙汉宣帝。
     毕竟,汉武帝在位期间,虽然多次攻打匈奴,并且让匈奴屡次受到重创,但汉朝自文景之治以来积累的粮草几乎消耗殆尽,国力也严重受损,人口损失更是惨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最重要的是,汉武帝晚年对匈奴用兵的时候,多次失败,并且出现了李陵等率部投降的将领。
     反观汉宣帝,登基第二年的时候,就派遣万铁骑,联合乌孙国万骑兵,兵分五路,对匈奴人展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匈奴人扛不住这种钳形攻势,为避免被灭绝,不得不做出战略选择。
     在关乎族群灭绝这个重要节点,绝大部分匈奴人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匈奴人逃亡到很远的地方。
     汉宣帝基本上平定了匈奴之后,又将目光瞄向了另外一个地方。
     西域!
     这片地方一直是匈奴和汉朝的第二战场,双方为了争夺这里,无数次展开激战。
     汉宣帝携带着平定西域的余威,开始在西域一带用兵,并且成功的控制住了偌大一个地盘,还设立了西域都护府,首先开始宣示对西域的统治地位!
     汉宣帝虽然文成武德,一统天下,但因为一个特殊的人,名号受损严重,因而远没有汉武帝出名。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儿子汉元帝。
     汉元帝刚刚开始做皇帝的时候,称得上是励精图治,手下大将陈汤更是在西域一带用兵,几乎杀光了还敢对抗汉朝的匈奴人。
     并且,陈汤在写信给朝廷汇报工作的时候,还提出了一句千古名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率部平定了边疆之后,汉元帝开始飘了,因为宠信宦官,让以强盛着称
     的西汉,开始了衰落!
     公子高心神飘忽,想着汉武帝、汉宣帝、汉元帝、李广的孙子李陵、关内侯苏武、破胡侯陈汤等人,眼神非常深邃。
    喜欢。
  

第253章 褒贬不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