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六四章 丹会:送三山[1/2页]

民国宗师 丹经残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啪啪!
     啪啪啪啪……
     一阵阵的掌声,不断从红楼的大堂传来,甚至还有阵阵笑声不时发出。
     因为杨猛在阐述了心物一元的理论后,又讲述了如何通过精神专注与意识调控,控制心灵之力的修行,一点点转化为物理动能的功夫……
     这种功夫,就包括了站桩、扎马、冥想乃至观想等训练,提升肌肉协调性与耐力和意志力的协调性。
     “当然,武者修炼武道,提升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反应速度,在肉身强大之后,亦会增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为心灵提供更充沛的生理支持,降低焦虑暴躁与抑郁的风险……”
     说到这里,杨猛指了指宗师们身旁,如今也都抱丹或是化劲巅峰的顶门徒弟,脸上露出了有些深意的笑意……
     “人的身体,在能量储备充足时,可通过“身心共振”,来强化自身的意志力与抗压能力,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对疾病的免疫力,加强肉身的自愈能力,此便为生生不息的第一层,这一层对应着抱丹之境。”
     李书文双瞳微微一缩,联想到自己在到达还丹巅峰后,旧牙自动脱落,生出四十颗新牙的过程,自此肉身和气血也开始延缓衰老……
     “依照你的说法,这旧牙更新的杨枝法,是生生不息的第一层还是第二层?”
     “那是第一层的生生不息,至于第二层,在于积极的心态与心灵修炼,可激活人体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一些伤病炎症反应,加速伤口愈合与疾病康复、暗伤修复……”
     杨猛自从打破虚空之后,长期处于心力强大的状态,其端粒酶活性更高,细胞衰老速度减缓,表现为“逆龄化”生理特征,却仍没有脱离生生不息第二层。
     当他遇见无间弥陀之后,这才更加体会到心灵专注训练,冥想和观想法,是能增强前额叶皮层功能,提升决策力、意志力与情绪管理能力,同时通过神经可塑性,改善身体运动的控制精度。
     反过来,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和消耗,也可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泌,促进大脑认知功能与心理韧性。
     武门的站桩、吞气等传统修炼方法,通过“以意导气”贯通经络,提升气血运行效率,缓解慢性疼痛与亚健康状态。
     当心灵境界,突破禅定入静,可触发深层生理重组,例如心率变异性(HRV)优化,与自主神经系统平衡。
     而像无间弥陀这种主修性的文法僧,则是以意识为主导型的修炼,以冥想或正念,通过专注呼吸或特定意念,逐步打通身心能量壁垒,实现“心静则身安”的协同效应。
     这也是为什么无间弥陀虽然拳术不如杨猛,但防御能力却十分强大,一来是因为他修的外丹旁门支离金身法,二来则是擅内观修持者,本就可以通过观察并调整内在情绪波动,减少心理内耗,使肉身能量集中于修复与再生。
     “既然如此,我这八极‘顶心肘就应该属于你刚刚说的动态练心法,即通过拳术的动势与桩功,来引导心灵意识的流动,实现“形神合一”,同步提升肌肉力量与心灵稳定性……”
     李书文站在场中,仔细琢磨了半天,忽然发话打破了众多宗师的沉默和思索,一边问着杨猛,一边发动拳势,示意杨猛与他搭手演示……
     杨猛知道李书文此刻种种,皆为了他师傅黄四海的突破,故而微笑立于堂中,伸手示意李书文出招。
     “顶心肘,肘冲心,晃膀护面贴身崩!”
     李书文怕杨猛大意,索性将这一招的关窍念诵出声,一脚踏步如夯地,肘锋破空如同闷雷发声……
     空!
     李书文这一肘,看似顶心,实则又藏着铁山靠和崩劲等三重丹劲,正是八极拳中“晃膀撞天倒”的绝技。
     “你肘崩心我听劲,不着相来只闻风!”
     面对着八极拳大宗师,杨猛自然不敢大意,两人衣袖相触的刹那,他刚刚的横拳和突化肘便一动,转眼化为太极云手……
     以杨猛如今对太极阴阳功夫的理解,这一招云手简直如春蚕吐丝,生生将李书文顶心肘中的三重劲道层层拆解……
     第一重横劲被他左引向梁柱,第二重钻劲自然借力卸力,从手臂贯通腰腹膝腿,最后从足底泄入地砖;至于第三重崩劲,则被杨猛以借力打力的功夫,反震轻弹了李书文的肩井穴上……
     “你小子现在的功夫,果然是通神入圣,老子不如你!”
     李书文顺势连退三步,脸上露出了一丝的惊疑……
     “这是……太极云手转乱环劲?”
     “不,这招是您老前些年教我的八极拳谱第三卷中,关于这招顶心肘的化解招式……”
     杨猛笑了笑,指着李书文有些愕然的脸庞,又顺势提醒了他一句……
     “您忘了,你曾在给我的《八极拳经》中写过一句批注:‘顶心肘非顶心,实顶丹田之轴——师叔方才您若再转胯半寸,小猴子便卸不干净您这一肘

第六六四章 丹会:送三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