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背影,心里泛起涟漪,尽力保持了语气的平稳道:“不知道。”
     绥安疑惑的望向他,随后踮起脚尖笑着轻拍他的头顶。
     她和明渊随后从大门进入户房,外间坐着书吏,大都拿着笔对着里长交上来的户籍册核对。
     绥安看到那老吏员的身影,屏风挡着的背后,黑色的身影坐在案桌前,奋笔疾书。
     看样子是趁着启蒙馆下学,找了户房帮工的活干。
     他这个年纪,确实也没什么可以去做的,到户房帮忙,应该不是为了赚钱吧,这里恐怕还是他花钱进的。
     心思百转千回,想着卫承璟应该是为了他家那说不出口的冤屈。绥安虽然愿意赞扬他的上进,但还是忍不住评价一句:“他笨笨的。”
     她和明渊避开卫承璟那边进入内间。
     明明最好的跳板就在他身边,她也明确说了愿意帮助他,而他不仅不抓着她这个机会,反而还舍近求远从基层做起吗。
     明渊抿唇:“要帮他吗?”
     “嗯,不必声张,先看看他的工作能力。”
     知县虽说要查办朱家,但凡事都得有个证据,空口无凭的查朱家会让其他地主与乡绅恐慌,联合反扑。
     几个侍卫、知县和绥安、明渊仔细看了每一套册子的内容。
     朱家本家的几个人——朱夫人、朱老爷、朱二爷以及各自的夫人、儿女几人,名下并没有很多田产。
     这很正常,毕竟地主们总会使用诡寄分散田产来规避赋税,绥安本身也没想着能从文书上查到证据,这些事原本就需要实地走访得出。
     她要看的是郭腾一家的三亩地,一年前出售,价格不高,挂在一个秀才名下,地产前些年还是“上等田”,今年则是变成了“中等田”。
     除此之外,她查看了那本小账册上的记录的人的田地,全部被售卖,也全部拥有官府红契,也就是合法合规的售卖,现在基本处于不同人名下。
     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售卖前都是“上等田”,之后就变成了“中等田”,时间长的甚至已经改成“下等田”。
     田地等级是否需要需要实地考察,但至少这一点可以看出,朱家很有可能是瞄准了上等田的农户去坑害,向他们借高利贷,然后逼他们低价卖出上等良田,再与官府勾结,将上等良田改为中下等。
     毕竟其中赋税差别可大的很。
     其实让她觉得更烦躁的是,这里的每一项契约都放置规整,有明确的官府红契,走了官印,至少明面上没有违法行为。
     绥安揉揉眉心,明渊给她递上一杯提神茶,抿上一口,苦的她小脸皱做一团,瞬间精神。
     绥安清清嗓子:“知县大人,您想到用什么证据查办朱家了吗?”
     明面上没有违法行为没关系,因为知县才是办事的人。她是小领导,且她这个领导只要看到结果,不需要过程,知县怎么做全靠他自己。
     知县满头大汗,并未回答。他那边放的是城外几个村子祖坟的地产文书,绥安走过去看。
     “绝户田?”她惊讶道:“朱家收坟地的钱也是合理的?”
    喜欢。
  

第六十二章 证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