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无退路![2/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状,让这艘摇摆不定的船继续前行。
     李善长看着面前议论纷纷的人群,沉声咳嗽一声说道:“诸位无需惊慌,我不过是身体不适,稍作休养罢了。
     至于丞相之位,不过是小事一桩,待我康复后自然会重新掌控。
     ”
     他的言语充满自信,令在场的官员们稍稍安心。
     满是溢美之词的话仿佛不要钱似的涌来,核心意思却始终如一。
     老大,好好养病,早日康复,然后继续庇护我们!
     待众人离开后,脸上还挂着浅笑的李善长,笑容瞬间消散。
     东山再起?身体抱恙?说起来容易啊!
     李善长根本不认为自己有机会重返丞相之位,他只关心一件事:朱元璋是否会置他于死地!
     次日,朝堂上突然涌现大批御史,联手弹劾李善长麾下官员。
     哇,那些证据简直详细得不得了!
     似乎早有准备,专为今日设局。
     朱元璋也不客气,当场逐条惩处。
     此时,连傻子都能看出,这是陛下借御史之口清洗朝堂!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
     与李善长关系密切的官员几乎全被治罪。
     得知消息后,李善长如堕冰窖。
     他明白,自己已无退路!
     ()
     
     这几日,朝堂仿佛成了御史台御史们的专属舞台。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侍郎、郎中、主事……
     各衙门、各级官员,如今在御史眼中成了肥肉。
     一群御史如同要冲刺业绩般疯狂出击,不断发起攻击。
     罪状、证据、证人……
     御史台的这些人好似刑部老手,轻易备齐所有材料。
     剩下的,就是定罪了。
     朱元璋向来嫉恶如仇,御史所奏,只要证据确凿,立刻就会采取行动。
     官员纷纷**,职位空缺频现。
     起初,有些官员以为这是晋升的机会,然而短短三天后,所有人都变得战战兢兢。
     朝堂之中,已有半数官员被清洗,而这一切针对的都是李善长一派。
     核心人物自不必说,连外围成员也难逃厄运。
     这种状况让所有官员心生恐惧,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置身事外。
     若仅处理李善长一系的核心成员,众人或许只感到惊讶,但他们与李善长并无深交。
     可如今连外围人员都被牵连,这让他们倍感不安。
     在官场中,低头不见抬头见,与同僚交往再平常不过。
     更何况李善长曾为丞相,谁能避免与其有所交集?
     因此,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联系就被归为清洗对象,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此时,若不尽快撇清关系,恐怕难辞其咎。
     于是,李善长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
     短短五天,原本属于李善长的朝堂势力已被彻底清除。
     即使是最轻微的罪名,也会被调离京城,流放到边疆。
     李善长一直以为朱元璋不敢对满朝文武下手。
     但实际上,朱元璋也确实下不了手。
     如果真的那样做了,他辛苦建立的帝国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土崩瓦解。
     不过,朱元璋也不需要真的对所有官员都动手。
     那些最核心、最坚定支持他的人,自然会按照罪行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但对于一些不太关键的人物,可以根据罪行进行调整。
     降职或者调岗都可以接受。
     犯了错的人如果愿意戴罪立功,那就得继续努力工作。
     这样也可以从别的地方调人来填补空缺。
     实际上,这对大明朝的正常运作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些事,朱元璋早已反复思量过。
     因此,虽然朝堂上每天都有关员被惩处,看起来波涛汹涌,但实际上官场只是紧张和震动。
     真正痛苦的只有李善长一派的人,时间久了,其他人却发现似乎还不错。
     毕竟职位空了出来,运气好的马上升迁,运气差的也能看到一线希望。
     朝堂的动荡最终传到了躲在韩国公府装死的李善长耳中。
     他看着手中的名单,颓然地靠在椅背上。
     “完了!”
     “逃不过这一劫了!”
     李善长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这次已无路可走。
     过了很久,他才茫然抬头环顾四周。
     这里是他最爱待的书房,也是他投入最多心血的地方。
     书架为黄花梨材质,书案则是整块金丝楠木制成,连桌面上的镇纸、砚台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工艺品。
     这样的珍品若是拿出去,足以让寻常百姓家耗费十年开销。
     然而,在这个地方却毫不显眼。
     李善长随手拿起身旁的一把茶壶,轻轻摩挲着。
     这茶壶虽非名贵之物,却是他多年的伴侣,陪伴他至少十年。
     他习惯性地用手掌抚过茶壶表面,心中却泛起阵阵悲凉。
     “朱重八,你果然心狠手辣!”
     “你早已算计好要置我于死地!”
     “哈哈,先削弱羽翼,后直击要害,你对老臣、老友都用上兵法了,倒让我受宠若惊。
     ”
     “分而围之、声东击西,看来你对我十分重视。
     ”
     此刻,李善长已不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他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逃。
     朱元璋费尽心机布下此局,怎会轻易放过被视为“主谋”的自己?
     只是,李善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究竟从何时成为朱元璋急于铲除的对象?
     或许,正是从他担任丞相之时开始。
     那时的他过于贪**力,将自身的野心暴露无遗。
     现在回想起来,胡惟庸反倒显得聪明,早早察觉丞相之位的风险而选择退避。
    喜欢。
  

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无退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