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以,他们丝毫不敢放松。
     就在礼部内部争论不断时,外面的读书人也快要急疯了。
     会试在即,时间已经确定。
     然而,依旧存在同样的困扰:若胡大人继续主持考试,他们该怎么办?
     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如今到了会试阶段,只要通过便至少能获得同进士身份,谁愿意轻易放弃?
     但胡大人的怪异题目让他们无计可施。
     自他成为主考官后,从县试开始,每份试卷都让人头疼不已。
     无论是勤奋苦读、死记硬背还是广泛涉猎,所有方法似乎都不起作用。
     因为他总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用独特的题目让人难以招架。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为此苦恼。
     面对即将到来的会试,解缙显得格外轻松。
     不是游山玩水,就是**作乐,完全不当回事!
     反正他早决定不中举,何必费力?
     考上举人已足够。
     随他去吧,不愿看就别看。
     
     解缙一旦放飞自我,众人无不震惊。
     这家伙,刚叫上朋友喝酒踏青,转眼又拉上同学同乡齐聚酒楼。
     而且天天如此,根本停不下来。
     看来他是真不在乎日子怎么过了。
     会试这么重要的事,难道真的不被解大绅放在眼里吗?
     他的同窗好友们,在陪他玩闹的同时,也在劝他认真对待。
     “大绅,你怎么这样?”
     “你这样逍遥自在,也不担心会试?”
     “别说你有信心通过会试,有胡大人监考,连恩师都不敢保证一定能过。
     ”
     “难道你是放弃了吗?连最后的努力都不愿意尝试?”
     解缙听了这话愣了一下。
     他不能告诉朋友们他父亲和他自己真正的想法。
     要是当面说自己根本不关心能否考上,那也太没有志气了。
     毕竟,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连会试的资格都没拿到,而他有了资格却表现得毫不在乎,岂不是打他们的脸?
     经过一番思考后,解缙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道:
     “我怎么会轻易放弃?”
     “你们都知道我的,我需要学的东西都学了。
     ”
     “虽然谈不上饱读诗书,但记忆超群我还是做得到的。
     ”
     “可一路考下来,我发现就算是知识丰富也没用。
     ”
     “胡大人的题目一出,还是要靠临场发挥。
     ”
     “既然无论如何都要现场绞尽脑汁,何必提前让自己那么累?”
     “不如趁机放松一下,轻松上阵,成败就看临场发挥了。
     ”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特别是那些本来就有信心参加会试的人。
     对啊!
     我们瞎操心什么。
     我怎么可能会猜中胡大老爷出的题目?他出的题目哪次不是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入手,让人在考场上抓耳挠腮?
     正如解缙所说,到时候学与不学都要绞尽脑汁,现在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谁会真的觉得那些咬文嚼字又枯燥的东西有趣?
     不过,尽管读书的能力不如解大绅,但要是连放松的乐趣都比不上他,那可真是丢了我们这些应天府公子哥的脸面。
     于是,一场比解大绅之前更疯狂的享乐浪潮席卷了应天府的学子群体。
     消息传开后,应天府各处酒楼、青楼和食肆的老板们欣喜若狂。
     如果他们知道事情原委,肯定恨不得亲自跑到解大绅面前磕头谢恩。
     毕竟,这就是神童的见识,太厉害了!
     一夜之间,应天府的风气发生了变化。
     今年准备应试的学子见面时,不再问读了什么书,而是讨论今天去了哪家酒楼潇洒,或者在哪里寻找“雅趣”。
     原本平静的士林,现在比那些纨绔子弟还要热闹。
     难怪有人说,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
     看看吧,这些学子彻底接受了解大绅的说法后,简直像是脱缰的野马。
     无论哪家酒楼,只要稍有名气的学子进去,立刻就会有人围上来打招呼。
     毕竟,认识的人太多了。
     同样的,在任何一家青楼,晚上过去说不定就能遇到同窗或师兄弟。
     大家不都是来放松的吗?
     那就别要求太苛刻了。
     不得不说,放松下来确实很痛快,只是花费了些钱财。
     参加会试的人家,哪个不是有些背景?就算是所谓的寒门,在达到这个水平时,也不会缺少支持者。
     对他们而言,花点钱享受一下生活,并非难事。
     随着文人圈子的风气日益兴盛,被邀请的人也越来越多,解缙之前说的话逐渐流传开来。
     不经意间,这句话传到了正在看稿的《大明周报》编辑方孝儒耳中。
     作为解缙的好友,方孝儒早已知晓并见过两次解缙的放纵行为。
     当他听到这生动描述的“解缙语录”时,也感到头皮发麻。
     天啊,解大绅难道真打算放弃在文人圈子里的发展了吗?
     无意间得罪了多少前辈和大师啊。
     要知道,这些人还指望这次考试成功为师门增光呢。
     结果呢,解缙的话让原本认真学习的学子都跑去玩乐了。
     到时候若出了问题,岂不是全怪解缙?
     方孝儒一想到这个后果就头疼。
     不过,转念一想,解缙的话好像也有道理。
     现在他知道,“陈近南”陈兄其实是那位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出题官胡大人。
     即便两人认了兄弟,他依然觉得胡大人的题目根本不是为普通考生设计的。
     那些考题更像是用来折磨人的。
    喜欢。
  

第120章 会试在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