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的监测数据流也清晰地显示:基因表达稳定,无不良变异倾向,生物量积累曲线持续上扬。
“时机到了。”凌疏影站在礁石平台边缘,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扫过每一株状态极佳的A系列藻苗,最终锁定在A12、A21和A23这三株上。它们体型适中,长势最为均衡,抗逆性数据也最优。
“它们的克隆体,已经具备了初步适应开放海域环境的能力。量产阶段,就从它们开始。”
“量产?”海鹞正在洞口小心地给防护罩边缘加固一层新的净藻膜,闻言立刻凑了过来,眼睛发亮,“就是要把这些绿点点撒到大海里去?像种稻子撒秧苗?”
“类似,但更复杂。”
凌疏影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A21宽厚油亮的叶片,感受着其下蕴含的蓬勃力量,
“不是简单的撒播。我们需要建立初步的‘藻田系统,模拟潮间带环境,提供基础支撑和养分补给,帮助克隆体度过最脆弱的定植期,形成自我维持的初级生态位。”
“藻田?”海鹞对这个词感到新奇又充满期待,“在哪搞?怎么搞?”
凌疏影的目光投向海蚀洞外那片被阳光晒得暖融融的浅海。
洞口附近有一片相对平缓的礁盘,水深在退潮时仅及小腿,涨潮时也不过齐腰,水流平缓,光照充足。
“就那里。天然的浅水苗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量产的第一步,是获取足够数量且健壮的克隆体。
这一次,不再是小心翼翼地从母株上切取有限的几段。凌疏影选择了一种更高效、对母株损伤更小的方式——分蘖诱导。
她取来早已准备好的特殊营养液。这是用浓缩的海藻碱液、微量珊瑚粉、以及一种从特定潮间带贝类提取的促生长因子混合而成。
青灵根据目标藻株的基因表达谱,精确计算了配比。
凌疏影用鱼刺磨成的极细针管,尖端套着水母膜做的微型囊,将营养液精准地注射到A12、A21和A23这三株选定的“种株”靠近基部的分生组织节点处。
“这是在给它们‘打针,催它们生小崽?”海鹞看得啧啧称奇。
“可以这么理解。”凌疏影专注地操作着,动作稳定而迅捷,“刺激特定分生组织,促使它们加速分裂,形成可自然脱离的健壮侧芽。”
注射后的种株被单独隔离出来,放置在光照和水流最佳的位置。
在特殊营养液的刺激下,奇迹发生了。
短短两三天,在种株靠近基部的叶腋处,肉眼可见地鼓起了一个个饱满的绿色小包,并迅速膨大、抽叶,形成一株株迷你的、却结构完整的小藻苗。
它们通过一根极其纤细的“脐带”与母株相连,但已然具备了独立的根、茎、叶雏形。
“长出来了!真的长出来了!这么多!”
海鹞看着三株种株上密密麻麻冒出来的、如同绿色小珍珠般的新生命,兴奋得手舞足蹈。每一株种株上,都成功诱导出了十几到二十几株不等的分蘖苗!
接下来是温和的“断奶”。
凌疏影用消过毒的锋利贝壳刀片,在青灵的视觉引导下,精准地切断那纤细的连接点,确保不损伤分蘖苗幼嫩的基部和母株本体。
脱离母体的分蘖苗被小心地收集起来,浸泡在调配好的、富含营养和抗菌成分的过渡液中。
短短几天内,超过六十株生机勃勃的克隆藻苗便宣告诞生,它们像一支等待检阅的绿色新兵,整齐地排列在过渡液里。
喜欢。
第27 涌浪之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