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八零章 兆头[2/2页]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轻装上阵,快速南下。
     同一时间,张天宝、李守忠也调配好了人手,正匆匆忙忙赶往清城里北口布防。
     而杨珅则在一条从江岸通往清城里的小路上,骑着马跑前跑后,高声呼喝指挥着自己最信任的重炮营行军,激励着他们加快行进的速度。
     一些在行进中出了故障的车炮,则是直接用马拖拽,用人推,将它们直接拖离道路,遗弃在路旁的树林里。
     大约酉时三刻左右,站立在原位几乎没有动过地方的张臣,听见了朔州方向传来的马蹄声,警觉的他立刻举起千里镜向北眺望,已可看见几里外千军万马踩踏升腾的烟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清虏骑兵果然来了!马上传我将令,放清虏前军通过,必须等待清城里那边打响,其他各部方可开火!”
     已经回到张臣身边的李守忠,复述确认命令无误之后,立刻分派了一队传令兵分头传令去了。
     而张臣则又忍不住举起了千里镜,转头向南,看向了三里外的清城里方向。
     从朔州方向到新义堡,除了水路之外,只有这一条与江并行,几乎是沿江南下的土路。
     而清城里这个村子,就卡在这条土路上。
     很快,张臣的命令就传达到了伏击和阻击各营哨的将佐耳朵里。
     而这时,匆匆忙忙满头大汗刚刚带队赶到清城里北口的杨珅,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北方的烟尘,甚至直接听得见轰隆隆的马蹄声了!
     “快!快!快!马上列阵,前后五排,一排九门,左右相隔五步,前后相隔十步!快!”
     杨珅一边挥舞着腰刀,亲自发布着命令,一边忍不住回头向北张望。
     而张天宝则在不远的前方,正指挥着一批掷弹手和火枪手们挥汗如雨地布置拒马,挖掘壕沟,并在壕沟后面分段筑垒。
     多亏了如今的征东军财大气粗,工兵铲已经是三大团营的标配。
     有了这个,快速挖掘壕沟,构筑工事,截断道路,已不再是难事。
     要不然,他们就只能退入清城里布防,那就退无可退,很难做到层层布防、层层阻击了。
     当然了,正当杨珅、张天宝带着队伍热火朝天的备战时,尼堪也已经紧跟着巴特马的前锋兵接近了张臣布下的伏击圈。
     一贯小心的尼堪,看见前方谷地相对开阔,但两侧山林上无飞鸟,寂静一片,于是朝巴特马问道:
     “前面是什么地方?”
     “回主子爷,前面不远是清城里!”
     “清城里?哪个清?”
     “回主子爷,正是我大清的清!”
     “哦?那倒是一个好兆头!”
     听闻前方地名叫清城里,尼堪心中刚刚升起的那点不祥之感,竟然瞬间打消掉了,当下没再说别的,也不再迟疑,跟着前锋兵,继续往前驰去。
     成千上万只马蹄同时踩踏在路面上,发出的声响是极为震撼的。
     但是此时此刻的张臣,亲眼目睹成千上万的骑兵,从山林下面的路上源源不断地疾驰而过,他连一丝一毫的畏惧都没有。
     他的心中,填满的只有一种敌人落入陷阱的快意。
     只见他狠狠挥动了一下紧握的拳头,咬着牙,目光坚定,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事实上,对于之前的临时调整部署,要说他不紧张、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这一次杨振没有出马,而是命他总领北上伏击打援事务,这一任命充分展现了杨振对他的信任,包括对他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信任。
     这一点,以往是很少有过的。
     因为以往每逢大战,杨振几乎是事必躬亲,永远冲在第一线。
     张臣虽然每次都是陪伴左右,但每次都是杨振根据战场形势临机决断,然后由张臣等人具体执行。
     也因此,尽管张臣已经追随杨振好几年了,可是基本上没有捞到过独立指挥一场大战的机会。
     然而,越是这样,当这个机会突然到来时,他就越是格外珍惜,就越是觉得不能有任何闪失。
     一旦这次没有打好,辜负了自家都督的信任,那么以后恐怕就很难再有独立指挥一场大战的机会了。
     当然,事实很快就证明,张臣的调整是对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他并没有辜负杨振对他放权和信任。
     尼堪率领的清虏和朝人混合马队,八千余人,一头撞进了张臣刚刚在清城里以北调整好的伏击阵地。
    喜欢。
  

第一零八零章 兆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