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质抚须颔首:“此计妥帖,既解军需,又安民心,一举两得。”
“其二,亟需斥候打探消息,首要派人潜入忻州、代州一带,探清辽兵虚实;最要紧是太行陉沿线的猎户、驿卒,凡能指引捷径、通报敌情者,赏绢帛五匹——这些人熟悉地形,比斥候更可靠。”
一旁的王朴听到这话后,便接口道:“我来的时候,司天监今推测说,三日内太行陉恐有小雪,正可借天时滞敌。”
“其三,就需要陛下这边安排,看看那些作为侧翼袭扰,陛下亲领中军,待刘崇主力深入,左路绊住、右路抄后,中军正面冲击——如此三路呼应,可破其首尾不能相顾之弊。”
郭荣听得目光发亮,指尖在御案上重重一叩:“骏哥儿这三层算计,把‘勇和‘细捏得死死的!粮草足则军心稳,斥候明则战机准,分进合守则调度灵——就依你所言!”
杨骏又补了一句:“还有一事需陛下留意——大军开拔后,开封需留重臣镇抚。冯太师虽反对亲征,却德高望重,可委他以‘京城留守之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王朴闻此言,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对陛下说道:“陛下,大行皇帝的灵柩亟需有人细心料理,以保周全。在臣看来,冯太师乃是此任的不二人选,其威望与能力皆能胜任。至于‘京城留守这一要职,臣深思熟虑后,认为郑仁诲最为合适,定能稳守京师,确保无虞。”
郑仁诲乃是郭威遗于郭荣的肱骨老臣,其人端庄淳厚,行事谨慎,言谈举止间,无不循规蹈矩,合乎礼法。昔日他身居枢密使之高位,权重一时,却能以谦和之姿待人接物,绝无半点自矜之色,故而深得郭荣之青睐,印象颇佳。
闻听此言,郭荣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王朴,含笑点头道:“好!那便依王侍郎之言,令冯太师恭奉梓宫,前往山陵安葬,而东京留守一职,则由郑仁诲担当。”
自郭荣登基之后,王朴便入主刑部,担纲侍郎之职。
烛火在殿内跳跃,将几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间,却透着一股心照不宣的笃定。杨骏望着郭荣眼中的锐气,知道这场亲征,不仅是为了击退北汉,更是为了让大周的筋骨,在战火中淬得更硬。
第二天上午一早,在家的杨骏便收到郭荣下发各地的诏书:
诏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率领军队从磁州固镇出发,绕到北汉军队背后,任命镇宁节度使郭崇为他的副将;
又诏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率领军队从晋州向东出发,截击北汉军队,任命保义节度使韩通为他的副将;
还命令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率领军队先赶赴泽州,由宣徽使向训监督军事。
喜欢。
第二百七十九章 战前动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