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从当朝皇帝,到黎民百姓,从诗词歌赋,到四书五经。
一连多日,唐伯虎每天都在头痛中醒来。
痛定思痛之后,到了晚上,又在沉醉中睡去.
又是一个普通的夜晚,还是熟悉的书房,仍旧是唐伯虎和陈远恒,只不过桌子上今天却没有了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是多了一封信。
“你怎么看?”
唐伯虎认真的看着信,信上的内容倒也简单,只有四个字:何去何从?
这么多天,陈远恒和自己聊了不少,所以唐伯虎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也知道他在犹豫什么。
思考良久之后,唐伯虎说道:“我相信你的心里,早已经有了答案。”
“你放不下的究竟是文人的风骨?还是为国为民的决心?”
“哈哈哈。”陈远恒笑的很开心:“果然还是和聪明人聊天痛快。”
唐伯虎笑了笑:“其实倒也不必这么纠结,无论是从哪个方向出发,你最先做好的都应该是自己。”
“只有拥有了更大的权利你才能做更多的事,也能更好的施展心中的报复和理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得好。”陈远恒拿起笔,在信上写下了几行字,放飞了手上的鸽子。
“不久以后,我想我就要带兵出关了。”
唐伯虎真诚的说道:“恭喜陈兄。”
陈远恒说道:“只是你我兄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如果就这么走了,我实在是舍不得你啊。”
“我身边能说话的人太少了,不如,你随我同去可好?”
“我?去边关?”唐伯虎看陈远恒认真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
“对!随我同去塞外,这样你我兄弟二人,就不用分开了。”
“放心,一但大军开拔,军中的一切都是我说了算,倒是给你安排一个参将的位置,你便可以自由在军中行走了。”
唐伯虎认真的思考着陈远恒的话,说实话,他自己也确实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似乎世界之大,无论去哪都一样。
可是,对于陈远恒这个人,虽每日对饮,谈天说地。
但唐伯虎心中,却不喜此人。
此人能弃笔从戎,能力确非常人。
但唐伯虎觉的他的心态,已经不复当年,现在的陈远恒在经历过官场内部的浮沉之后,心思已经有了变化。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哪个心怀抱负,心系苍生的书生了。
他要往上爬,他要爬的更高,去获得更多的权利。
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唐伯虎就是不喜欢。
说不上为什么,自己就是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为了见多识广仍能保持本心,不忘初衷。
若是人人都选择顺流而下,随遇而安,那又何来圣人?
天下攘攘皆是凡人而已,那读书又还有什么意义?
知行合一,每个读过书的人都会说这句话,但古往今来,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一但进入了红尘这个名利场,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可能会记得,但当初年轻时的豪言壮语,早已成为了如今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即使烂醉如泥,仍是绝口不提。
“边关太苦了,我还是喜欢江南。”
想了半天,唐伯虎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同陈远恒一同前去。
一是边关太苦,一望无尽,万里黄沙。
二是不知为何,唐伯虎的心里总觉得,自己失去的东西,就在这里。
“好,人各有志,既然你不愿意,那我也不便勉强。”
陈远恒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又命厨房备好了酒菜,两人继续狂饮。
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日子。
陈远恒的城防营,与其他部队换防,被派到了塞北的酷寒之地。
陈远恒翻身上马:“有时间来找我吃羊肉,听说塞北的牛羊是一绝,届时我们在把酒言欢。”
唐伯虎笑了笑:“有时间我一定去。”
“好!一言为定,保重!”
陈远恒走了,带着他的野心走了,走向了那个他更大的舞台。
目送着城防营远去,唐伯虎在心里问自己。
陈远恒找到了自己的归属,那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继续流浪?回明月楼?
好像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丈量着脚下的土地,不知不觉间又走到了明月楼的门外。
由于天色尚早,所以此刻的明月楼显得有些冷清。
摇摇头,向远处走去。
“哎,这不是那个吴公子么?”
人群中,那日的白衣书生,一眼便认出了唐伯虎,连忙跟同伴介绍着。
喜欢。
第862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