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元年,八月十五,北苑行宫,琼华殿
中秋之夜,月华如水,倾泻在雕梁画栋的北苑行宫之上。琼华殿内,灯火辉煌,亮如白昼。巨大的蟠龙金柱撑起高阔的穹顶,琉璃宫灯悬挂其间,流光溢彩。殿内铺陈着华贵的波斯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桂花香和醇厚的酒香。
皇帝司马邺端坐于御座之上,身着玄红色龙袍,面带温和笑意。皇太后坐于其侧,雍容华贵。御阶之下,左右两侧,按品级设席,早已坐满了王公贵胄、重臣勋贵及其家眷。
邵明珠携家眷而至,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他身着玄色蟒袍,腰悬玉带,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左手边,是身着宫装、气度雍容华贵的长公主、国公夫人司马凝霜。右手边,是温婉秀丽、身着诰命服饰的渔阳郡君赵灵儿。身后,拓跋婧瑶、慕容嫣、段云洛三位如夫人,皆盛装华服,光彩照人。慕容嫣怀中抱着粉雕玉琢、穿着喜庆小袄的小平安,小家伙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开原公主司马凝雪虽未正式过门,但已有快四个月的身孕,小腹微隆,身着特制的宽松宫装,在丫鬟搀扶下,紧随其后。她身份特殊,又是未来国公夫人,位置安排在赵灵儿下首,紧邻邵明珠一家。
这一行人,男的英武不凡,女的各有千秋,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羡慕、嫉妒、赞叹、敬畏……种种情绪交织在殿内众人心中。
“燕国公到!长公主殿下到!开原公主殿下到!渔阳郡君到!”内侍高声唱喏!
司马邺笑容满面,抬手道:“皇姑!老师!诸位夫人!快请入席!今日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不必拘礼!”
邵明珠率众上前,对着御座躬身行礼:“臣邵明珠(臣妾司马凝霜/司马凝雪/赵灵儿/拓跋婧瑶/慕容嫣),参见陛下!参见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赐座!”司马邺朗声道。
邵明珠一家被引至御阶下左侧最尊贵的位置落座。对面,辽东王慕容廆、代王拓跋锐、辽西侯段疾陆眷及其子嗣、部族重臣早已在座。见邵明珠到来,拓跋锐、慕容皝等人纷纷点头致意,笑容满面。段疾陆眷更是冲着妹妹段云洛(坐在邵明珠家眷席末位)挤了挤眼。
尚书令和峤、侍中张韬、御史中丞山简、中书监廖毅、并州刺史刘琨等文臣武将,也纷纷向邵明珠拱手示意。邵明珠含笑回礼,目光扫过全场,看到了坐在司马邺一旁的荀曦。荀曦今日盛装出席,端庄优雅,目光与邵明珠交汇的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和幽怨,随即垂下眼帘。
邵明珠心中微动,但面上不动声色。他的目光又掠过皇室宗亲的席位。那里,以河南公主司马清漪为首,十多位皇室贵女端坐其中。司马清漪今日身着鹅黄宫装,清丽脱俗,目光时不时飘向邵明珠这边,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倾慕和复杂。六岁的襄阳公主司马晴,则睁着天真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邵明珠,小声对旁边的姐姐说:“燕国公今日好威风呀!”
宴会正式开始。丝竹管弦之声悠扬响起,宫廷舞姬翩翩起舞。珍馐美馔如同流水般端上桌案,琼浆玉液香气四溢。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慕容廆、拓跋锐、段疾陆眷三位鲜卑首领,轮番向司马邺跟邵明珠敬酒,言语间充满敬重和亲近。和峤、张韬等文臣也上前寒暄,称赞邵明珠平定北疆之功。刘琨更是感慨万千,与邵明珠连饮三杯,畅谈驱逐胡虏、恢复河山之志。
司马凝霜、司马凝雪、赵灵儿、拓跋婧瑶、慕容嫣、段云洛等女眷,也与皇室公主、有封号的夫人们低声交谈,气氛融洽。小平安在慕容嫣怀里,被逗得咯咯直笑,清脆的笑声为宴会增添了几分温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司马邺兴致高昂,环视全场,朗声道:“今日八月十五,月圆人团圆!良辰美景,岂能无诗?诸位爱卿,可有佳作,以助雅兴?”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文臣们互相谦让,武将们则大多含笑不语。这种场合,自然是文臣们展示才华的时候。
尚书令和峤率先起身,吟诵了一首应景的五言诗,文辞清雅,意境悠远,博得一片喝彩。侍中张韬也即兴赋诗一首,才情斐然。御史中丞山简抚须长吟,一首古风,气势磅礴。
文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佳作频出。武将们则大多含笑欣赏,偶尔叫好。邵明珠也面带微笑,静静听着,不时与身边的司马凝霜低语几句。
河南公主司马清漪的目光,始终若有若无地落在邵明珠身上。她见邵明珠只是倾听,并未作诗,心中既有些失落,又隐隐期待。她深知这位燕国公不仅武功盖世,文采也极为出众,她偷偷收集过邵明珠以往做的一些诗作。
就在这时,皇帝司马邺的目光落在了邵明珠身上,笑道:“老师!您文武双全,名震天下!今日佳节,何不也赋诗一首,让朕与众卿家,一睹风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邵明珠身上!期待、好奇、审视……不一而足。
司马凝霜、司马凝雪、赵灵儿、拓跋婧瑶、慕容嫣、段云洛,以及荀曦、司马清漪等,更是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邵明珠微微一笑,从容起身,对着御座躬身一礼:“陛下有命,臣不敢辞。只是今日月圆,臣心中感慨万千,一时难以成诗。不过……臣近日偶作一小曲,名为《水调
第392章 水调歌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