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2章 玉山书院[1/2页]

梦回西晋娶女帝 爱吃瓜的侯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兴元年,五月初十
     暖风拂过顺天府西郊连绵的青山,带来了河内郡彻底光复、冀州全境收复的捷报,也吹散了笼罩在幽冀上空最后一丝战云的阴霾。
     幽冀两州,历经王浚之乱、石勒肆虐、刘聪觊觎,如今终于在他手中彻底光复,连成一片!祖逖不负众望,不仅击溃刘曜,更稳住了河内防线。邵明珠的指令清晰而长远:命祖逖坐镇河内,经略冀州,不仅要守土安民,更要招募汉家子弟,组建一支完全效忠于他邵明珠、独立于鲜卑三部之外的强大汉人骑兵军团! 他深知,依靠拓跋、慕容、段部的铁骑固然能解一时之困,但根基不稳,终非长久之计。唯有掌握一支绝对忠诚、战力强悍的汉人铁骑,才是他掌控幽冀、乃至问鼎天下的真正基石!
     与此同时,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渔阳郡传来:工部尚书、真定县侯赵翔,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攻克了燧发枪的核心击发装置!这意味着,渔阳军工厂将可以批量生产这种威力远超火绳枪、射速更快、受天气影响更小的划时代火器!邵明珠当机立断,下令在渔阳郡大规模扩军,以新式燧发枪武装,组建一支全新的、完全由汉人组成的火器部队!这支部队被他命名为——聚宝山卫! 驻地便设在密云县聚宝山下,取其“聚天下英才,卫社稷安宁”之意,由赵翔亲自负责训练和日常管理。这支未来将震惊天下的火器雄师,将与祖逖正在组建的汉人骑兵军团,共同构成邵明珠手中最锋利的双刃剑!
     西山脚下,原本清幽的山谷,此刻却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气象。一座崭新的书院依山而建,白墙黛瓦,飞檐斗拱,在苍翠山峦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又不失灵动之气。这便是刚刚落成、即将迎来第一批学子的——玉山书院。
     书院门前,一条新铺就的青石板路蜿蜒而上。巨大的牌匾上,“玉山书院”四个楷书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乃是当朝太傅邵明珠亲笔所题,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书院四周,早已被神阙卫精锐严密把守,肃杀之气与书院的文墨气息交织,形成一种独特而令人敬畏的氛围。
     此刻,书院正门前的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他们年龄大多在十岁至十六七岁之间,衣着各异,气质不同,但脸上都带着或兴奋、或忐忑、或好奇的神情。这便是玉山书院的首批生员,共计一百零八人。
     仔细看去,便能发现这批生员的特殊之处:
     约二十余人,多为邵明珠族中兄弟或子侄辈(邵明珠本家子侄尚幼,此为旁支),为首的是邵明珠一位颇有才名的族弟邵明远,年方十六,面容清秀,眼神沉稳。
     博陵崔氏子弟有十余人,由崔琰亲自挑选送来,皆是族中聪慧机敏、根基扎实的少年,领头的是崔琰的嫡长孙崔浩,年十五,举止有度。
     段疾陆眷派来了自己的儿子段汲复辰,以及数名族中勇士之子,共十余人,皆身材健硕,眼神锐利,带着草原的彪悍气息。
     拓跋猗卢派来了拓跋什翼犍(拓跋猗卢幼子,拓跋锐之弟)及数名贵族子弟,共十人。
     慕容部阵容最为庞大!慕容廆不仅带来了慕容儁、慕容恪这两个早已内定的“皇亲国戚”,还带来了慕容翰(慕容皝庶长子)、慕容垂(慕容皝第五子,年幼但天资聪颖)以及十余名慕容部贵族少年,共二十余人。慕容儁依旧带着那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傲气,慕容恪则眼神灵动,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还有少量来自赵郡李氏、清河崔氏等北方世家的子弟,以及邵明珠幕府中几位心腹将领的子侄。
     这一百零八人,几乎囊括了未来幽冀乃至整个北方权力格局中,最核心、最有潜力的年轻一代!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家族、不同的势力,甚至不同的民族(汉、鲜卑)。邵明珠将他们汇聚于此,其用意之深远,不言而喻!
     广场前方,临时搭建了一座高台。台上,邵明珠一身玄色常服,负手而立。他伤势已愈,面色红润,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台下这些代表着未来的少年们,一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让原本有些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在他身侧,站着几位重量级人物:
     天子司马邺身着常服,虽然努力保持着天子的威仪,但眼神中依旧带着一丝少年人的好奇和紧张。他被邵明珠从行宫“请”了出来,要求他入住书院旁的小院,与学子们一同学习起居。这对他而言,既是约束,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岳父慕容廆,一身鲜卑王袍,须发微白,面容威严,眼神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台下,尤其是慕容部的子弟。他被邵明珠委以重任——玉山书院的总教习! 负责书院的日常秩序、军事训练和……鞭刑执行! 这个任命,让所有鲜卑子弟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尚书令和峤,这位以方正、清廉着称的朝廷重臣,被邵明珠请来担任书院副山长,主管教务和儒家经典传授。他面色肃然,看着台下这些身份显赫的学子,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工部尚书、真定县侯赵翔,他风尘仆仆,显然刚从密云县的军工厂赶来。作为聚宝山卫的筹建者和训练负责人,以及书院格物(物理、化学、工技、算学)课程的讲师,他将是连接书院与军队的关键人物。
     侍中、军师祭酒张韬: 书院谋略、兵法课程的讲师。
     还有并州刺史刘琨。这位以忠义和文采着称的名士,也被邵明珠“请”来讲授诗文和经史。他站在台上,看着这所规模宏大、汇聚各族精英的书院,心中感慨万千。
     还有邵明珠的顶级谋士谢玄微,负责书院天文、地理、阴阳术数课程的讲师。
     此外,还有数位被邵明珠重金礼聘而来的当世大儒,将负责教授四书五经、礼乐文章。
     如此豪华的师资阵容,堪称当世无双!足以彰显邵明珠对玉山书院的重视程度!
     邵明珠向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学子耳中:
     “诸位学子!今日!玉山书院!开院!”
     简单的开场,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告力量!
     “尔等!皆是幽冀俊彦!各族翘楚!能入此院!是尔等之幸!亦是尔等家族之幸!更是……大晋之幸!”
     “此院!非为吟风弄月!非为皓首穷经!此院!乃是为大晋!为天下!培养……经世致用之才! 安邦定国之士! 未来……社稷之栋梁!”
     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脸庞:
     “尔等在此!需谨记三条!”
     “其一!尊师重道! 台上诸位先生!皆是当世大才!学贯古今!尔等需以师礼待之!虚心求教!若有怠慢师长者……严惩不贷!”
     “其二!勤学苦练! 书院课程!文武并重!文!需通晓经史子集!明礼义廉耻!武!需习骑射韬略!强健体魄!若有懈怠学业!荒废武艺者……严惩不贷!”
     “其三!严守院规!”邵明珠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一股冰冷的肃杀之气!“书院之内!严禁私斗!严禁拉帮结派!严禁携带金银财物、珍玩器物! 一经发现!无论身份!一律……鞭刑五下! 由……辽东王……亲自执刑!”
     “鞭刑五下”和“辽东王亲自执刑”几个字一出!台下所有学子,尤其是那些鲜卑贵族子弟,无不心头一凛!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背!慕容廆的严厉和铁腕,在草原上是出了名的!由他执鞭,那滋味……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邵明珠顿了顿,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尔等身上所穿,乃是书院统一发放的青色麻布儒衫! 此衫!朴素无华!意在告诫尔等!求学之道!贵在专心!贵在吃苦!莫要被外物所扰!莫要被浮华所迷!”
     “尔等胸前所佩,乃是刻有‘玉山二字的铜章! 此章!便是尔等身份之象征!玉山学子!当以此为荣!更当……以此自律! 走出书院!一言一行!皆代表玉山风骨!若有玷污书院声誉者……严惩不贷!”
     他最后,将目光投向身侧的司马邺,声音带着一种托付和期许:
     “陛下!”邵明珠对着司马邺躬身一礼,“自今日起!陛下亦将移驾书院旁之小院!与诸学子……同窗共读!同食同宿! 陛下!便是尔等……首席大师兄!”
     “尔等!当以陛下为楷模!勤勉向学!他日……学有所成!辅佐明君!匡扶社稷!方不负……书院栽培!不负……家国厚望!”
     “哗——!”
     此言一出!台下瞬间沸腾了!所有学子!无论汉胡!无论出身!眼中都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热的、激动万分的光芒!
     天子!竟然是他们的……大师兄?!
     他们……竟然是……天子的……同窗?!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从踏入玉山书院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被打上了“天子门生”、“帝党”的烙印!他们未来的前程!将直接与天子!与大晋的国运紧密相连!这是何等巨大的荣耀!何等光明的未来!
     邵明远、崔浩等世家子弟激动得脸色通红!拓跋什翼犍等鲜卑贵族更是兴奋地握紧了拳头!慕容儁眼中精光爆射!慕容恪小脸上也满是兴奋!就连一向沉稳的司马邺,听到“首席大师兄”这个称呼,看着台下那些瞬间变得无比热切和敬畏的目光,心中也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一丝奇妙的满足感!
     邵明珠看着台下学子们那激动不已、充满干劲和希望的眼神,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将天子与这些未来的精英绑定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天然的“保皇党”!成为拱卫司马邺皇权最核心、最忠诚的力量!
     “自今日起!书院实行军事化管理!”
     “每日卯时(5点)起床!晨练!习武!”
     “辰时(7点)至午时(11点)!文课!”
     “午时用膳!休息!”
第322章 玉山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