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帝王心术[2/2页]

梦回西晋娶女帝 爱吃瓜的侯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就得不偿失了。
     宫墙上的铜铃被晨风吹响,耿飚望着邵明珠离去的方向,没来由地打了个寒颤。他隐约觉得,这看似平静的朝堂,恐怕要掀起惊涛骇浪了。于是赶紧去找虎贲中郎将王磊商议,顺便派人去通知羽林军的人。
     邵明珠踏入勤政殿时,殿内光线明亮,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司马邺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见邵明珠进来,脸上露出一抹看似温和的笑容,可那笑容却未达眼底。
     邵明珠不紧不慢地走到殿中,撩起衣摆,跪地行礼:“臣,邵明珠,参见陛下。”声音沉稳,却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司马邺摆了摆手,说道:“老师平身,今日急召老师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邵明珠缓缓起身,微微躬身,目光直视司马邺,说道:“陛下客气了,不知陛下所商何事?”
     司马邺站起身,走下龙椅,一边踱步一边说道:“如今局势复杂,朕封段匹磾为昌平县侯,拜平北将军兼武卫将军,段文鸳为武卫校尉,旨在加强禁军实力,稳固朝廷中央兵力。老师以为如何?”
     邵明珠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依旧平静,说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自是为了朝廷着想。只是,臣听闻陛下将段氏鲜卑的精锐调入内宫封为禁军,值守宫廷,而让虎贲军跟羽林军驻守外门。陛下此举,可是对臣所领之军有所顾虑,还是说陛下宁愿信任鲜卑人也不愿意信任臣?”邵明珠直接开门见山,质问起司马邺。
     司马邺脚步一顿,目光与邵明珠对视,试图从他眼中看出更多情绪,片刻后说道:“老师多虑了,朕只是觉得如此调配,可让禁军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更有利于皇宫安危。”
     邵明珠微微一笑,笑容却有些牵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臣自辅佐陛下以来,兢兢业业,一心为朝廷谋划。如今虎贲、羽林二军将士听闻陛下如此安排,心中恐有不安。”他微微一顿,话锋一转,“陛下初到蓟县,根基未稳,此时若因兵力调配之事,让将士们心生间隙,恐怕于陛下的大业不利啊。”
     司马邺听出了邵明珠话中的深意,心中明白他这是在对分权的行为隐晦的表达不满。但身为帝王,又怎肯轻易服软,他微微皱眉,说道:“老师,朕此举皆是为了大局考虑。这禁军调配,关乎朝廷安危,朕自会权衡利弊。老师一向深明大义,想必能理解朕的苦心。”
     邵明珠心中暗怒,却又不能发作,只得再次躬身说道:“陛下既有定夺,臣自当遵从此令。只是望陛下日后调配兵力之时,能多与臣商议,也好让臣能更好地为陛下分忧。”
     司马邺见邵明珠这般表态,心中稍安,点头说道:“老师所言有理,朕记下了。日后若有要事,定会与老师商议。”说罢,他重新坐回龙椅。
     邵明珠心中明白,再多说无益,只得躬身道:“臣谨遵陛下旨意。”此时,殿内气氛略显尴尬,两人虽未将矛盾彻底激化,但那暗藏的不满与猜忌,已然在君臣之间悄然滋生。
     司马邺目光微闪,脸上带着看似诚恳的神情,看向邵明珠缓缓说道:“老师如今贵为太傅,又身兼录尚书事与侍中之职,可谓是朝廷的顶梁柱。朕近日思量,和峤大人年事已高,且一路从洛阳长途奔波至蓟县,着实辛苦。朕心中实在惭愧,想着让老大人能安享晚年,颐养天年。只是这中书省的诸多事务繁杂,总得有人来接替。不知老师可有合适的人选,能为朕分忧?”
     邵明珠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好啊,这小皇帝前脚刚在禁军之事上动手脚,如今竟还妄图向三省六部伸手。要知道,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那可都是他邵明珠苦心经营的地盘,里头尽是他的心腹之人。这司马邺真当他是软柿子,以为他不争不抢便毫无脾气?这一次,他绝不能再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邵明珠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果断开口道:“陛下,老大人如今确实年事已高,中书监这等重任,对他而言,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陛下如此体恤臣子,实乃臣子之福,此乃大好事啊。然而,如今这朝廷局势复杂,内忧外患,能撑起中书省这重担之人,着实不多。依臣看,目前能担此大任者,唯有和峤老大人。”邵明珠微微顿了顿,观察着司马邺的表情,见其面色微微一变,心中冷哼一声,继续说道:“不过陛下既有此意,臣倒有个想法。臣举荐祖逖为中书侍郎,此人正值壮年,可为老大人打打下手,臣也准备重点培养他。而且士稚乃是我朝第一个状元及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且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臣出征兖州之时,祖逖出谋划策,贡献颇多,无论是政务处理还是军事谋划,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由他来协助老大人,必能担此重任,为朝廷分忧。”邵明珠说罢,目光坚定地看着司马邺,毫不退缩,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容许这小皇帝轻易打破他在朝堂的布局。
     司马邺听闻邵明珠这番言辞,心中暗自恼怒。邵明珠态度之坚决,语气之强硬,让他清楚地意识到,想要在此时向三省六部伸手,无疑是难如登天。
     他心中明白,三省六部的所有官员,皆是出自隆熙恩科,且都是他邵明珠的门生,彼此之间关系盘根错节,牢不可破。更何况,六部尚书之中,竟有三位乃是司马煜的旧臣。自司马煜一死,这三人便毫无保留地倒向了邵明珠。如此一来,三省六部在邵明珠的掌控下,宛如一块坚硬无比的铁板,密不透风,根本找不到可以下手的缝隙。
     然而,司马邺也并非毫无倚仗,如今御史台已明确站在他这一边,这多少让他有了些底气。但他深知,朝堂权力的争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
     司马邺脸上迅速闪过一丝失落,却又很快恢复了平静,挤出一抹略显无奈的笑容,缓缓说道:“老师眼光独到,祖逖既有如此才能,想必定能在中书省发光发热。既然老师极力举荐,朕便同意老师的建议,就任命祖逖为中书侍郎吧。”司马邺表面上做出了让步,可内心却暗自较劲,思索着如何在未来逐步瓦解邵明珠在朝堂的势力,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绝对掌控权。
     邵明珠见司马邺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但仍未完全放松警惕。他知道,司马邺此次的妥协只是暂时的,君臣之间这场无声的权力博弈,远远没有结束。
    喜欢。
  

第229章 帝王心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