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这里补充一下西晋时期封爵的条件跟基础。中国的爵位从周时就定下了五个档次。公、侯、伯、子、男。公爵在往上便是王。司马炎建立晋朝,一口气分封了21个同姓王,其中封国跟大小看跟皇帝的血缘远近。比如邵明珠穿越过来的广阳郡便是燕王司马机的封国,只是因为八王之乱中后期司马机跟齐王司马冏站在了一起,等后来河间王司马颙成功上洛,夺了齐王司马冏的权,司马机也跟着吃了瓜落儿,燕国被除名,但是没除国之前燕国可是大国,食邑上万,属兵5000人,西晋的爵位是只有司马家的人才能封王,然后爵位从王、到公、再到侯,侯爵是最低的了,其次便是因为功劳封爵的大臣,一般爵位是从侯爵以下,伯、子、男。爵位前边还有封号,这个封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地名的还有一种是不带地名的,这两者带地名的爵位含金量比不带地名的高。比如邵明珠的爵位,昌平县男,一般是郡侯,县伯,乡子,但是邵明珠的功劳不小,给个男爵太低了,给个伯又太高,所以封号上不如给的高一点,爵位上低一点。这也是司马煜日后想让邵明珠为他所用,毕竟初始给的爵位太高了,以后有提升的空间就小了。这也是王浚的主意。简单的介绍完了西晋时期的爵位体系,咱们书归正传。
等邵明珠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涿县的地界上,看见有不少散兵游勇在往涿县逃去。邵明珠心里一紧便想到,这一个个看着士气全无,丢盔弃甲的,一看就是逃兵,从哪溃退下来的,都到了幽州了。
这时邵明珠
第26章 溃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