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本章完善陈道长人设,觉得不喜欢的可不看跳过)
     随着陈道长在向众人诉说往事的过程,他思绪不禁飘回到自己最初接触仙术的那段时光,那时的他,和眼前这些人年纪相仿。
     ……
     华仙星,480年前。
     L市旧民路小区,这天一大早就被警戒线和一群爱凑热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事情的起因是3号楼1单元的户主家里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邻居们实在忍无可忍,便打电话向物业举报。
     物业人员带着几个胆大的居民一同开门查看,门刚一打开,众人便傻眼了。
     只见横梁上吊着户主夫妻二人的尸体,场面惨不忍睹。
     死者的模样扭曲,散发着腐臭气息,让人看一眼便忍不住心生恐惧与悲凉。
     当时前往查看的人很多,周围围观的群众也越聚越多,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陈道长的本名叫陈英,生活的年代要比方燎早上四百多年。
     陈英当时是住在对面4号楼的租客,一早出门路过,看着满小区聚集的人群,稍作打听后,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陈英对死者那户人家并不陌生,他见过这对夫妻很多次。
     他们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人朴实善良,育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女孩名叫杨露。
     不久前,杨露似乎被牵扯进了一件人命案里,具体情况陈英也不太清楚,但小区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大概过了一会儿,陈英和一众路人看到杨露神色焦急地坐着警车从学校赶了回来。
     她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惊恐与无助,在警方的护送下,脚步踉跄地进入了现场。
     “奇怪啊,警方一般确认死者身份时,完全可以在鉴定完现场后。”一个中年男人皱着眉头,小声嘟囔道。
     “的确,一般情况下,都是领家属到殡仪馆见到清理完的尸体,委婉地走完这个流程,没有必要非得让孩子看到那最凄惨的状态。”旁边一位大妈附和着,脸上满是疑惑。
     “真没必要这么急让孩子来确认身份。”另一个年轻人也摇着头说道。
     “我倒是听说,那孩子似乎有一个礼拜没回家,是不是一直在外面跟野男人住呢?”一个尖酸的声音突然响起,说话的是一位打扮艳丽的妇女,眼神中透着八卦与不屑。
     “要是真的,那真是伤风败俗,爹娘都死了才知道回来看看。”有人随声应和,言语中充满了指责。
     “别乱传,也许是有什么苦衷,我记得那丫头在学校似乎被人霸凌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忍不住开口,试图为杨露辩解。
     “我也听说过,不久前她们学校好像出过人命。”其他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你们这群人没事瞎造什么谣?赶紧散了。”居委会主任李奶奶听到这些闲言碎语,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地开始赶人。李奶奶平日里为人正直,最看不惯这些无端造谣生事的人。
     众人见这位暴脾气的李奶奶来了,也都识趣地散了去。
     李奶奶望着杨家那户,轻轻叹了口气,喃喃道:“杨露这孩子平时挺开朗的,要不是因为那群烂人……”
     ……
     打火机的盖子扣上,陈英在一旁默默地叼着烟,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没有发表任何评价。
     他深知,这世上有很多事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外人仅凭片面的信息就轻易做出结论,很容易对事实产生误解。
     眼前这件事明显牵扯出很多内幕,但那毕竟是别人的事情,陈英虽然心里怀揣着疑问,但并没有继续探究下去的打算。
     抽完一根烟后,陈英便不再久留。
     他今天虽然不用上班,但总待在这样的地方也不是个事儿,况且他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陈英在一家传媒公司做运营工作,工作之余,他自己还经营着一个自媒体账号。
     平时他会制作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杂谈视频,凭借着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言辞,在一个小圈子内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在视频创作平台上,每一位底层创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同类型的视频创作博主们私下也都有联系。
     为了扩大影响力,寻求更好的发展,他们往往会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推广引流。陈英在博主群里有一位合作多次的朋友,那人用本名做账号名,叫“方老仙”。
     他们共同合作了一款名为“网络怪谈异闻录”的节目。
     节目一开始不温不火,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后来,两人因为一些理念上的分歧起了很大的节奏,没想到却因此吸引了大量关注,靠着这黑红的热度赚了不少钱。
     陈英本以为能一直吃这口流量饭,然而好景不长,二人的合作从昨天开始彻底终止了。
     因为昨天夜里,方老仙突然离世,死因是心肌梗塞。初步判断,这是他长期熬夜、作息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今早,陈英接到方家人的电话,说是方老仙的遗物里有件东西需要交给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英对别人的遗物本没什么兴趣,但自己因为蹭了方老仙频道的流量,吸引到了不少粉丝,私下也小赚了一笔。
     此番朋友去世,于情于理,他都觉得应该去L市的殡仪馆见这位线上朋友最后一面。
     ……
     L市的殡仪馆是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合办的,规模比寻常的殡仪馆要大一些。
     周围分布着不少殡葬行业的产业基地,据内部人员透露,殡葬行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太体面,但实际上是个暴利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待逝去之人的心意,似乎也被这些产业人员逐渐商业化了。
     甚至有不少殡葬从业者也做起了媒体视频账号,试图在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羹。
     一路上,陈英看到不少穿着道袍、僧衣,打扮得仙风道骨的人在那里给人看运势、讲风水。
     不经常上香的人可能不知道,在这种地方上一次香的花费,要比在豪华餐厅吃一顿美食还要贵上许多。
     求仙问道自古以来就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们热衷的事情,他们希望借此保佑自身产业和族群的运势,千百年来,这种风气从未断绝。
     陈英身为批判封建迷信的博主,自然不会相信这类东西。
     不过,看着这些老道和尚们赚得盆满钵满,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眼馋。
     他在一旁的商贩那里花两百块买了一副花圈,随后走进殡仪馆。
     来到三楼大厅时,陈英见到了方老仙的家人,接待他的是方老仙的弟弟方大俞。
     后者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悲伤,两人一番寒暄后,陈英将花圈恭敬地放在祭奠处,对着方老仙的遗像稍作施礼,便默默退了出来。
     ……
     “陈先生,你应该不知道我这哥哥虽然平日里讲话像个老道士,但小时候村里人都习惯叫他胖和尚吧?”方大俞走过来,神色低迷,他手里拿着一本笔记和一个小玻璃瓶递给了陈英。
     陈英接过这两样东西后,并没有立即查看,而是疑惑地问道:“您是怎么知道这两样东西是给我的?”
     “他前些天有说过你的事情,你们是不是马上要合作一个新项目?”方大俞问道。
     “是的,他说下一期频道节目需要为我准备一些东西,那这么说……”陈英似乎明白了什么。
     “没错,这就是他特意跑去外地回来的时候带着的两样东西。”方大俞肯定地说道。
     “那……您有看过这上面的内容吗?”陈英问道,他的语气中不自觉地有些发慌。
     因为方老仙之前和他说过,这一次的合作绝对能让他彻底无法反驳超自然现象,他不知道这笔记和小瓶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闻言,方大俞略带苦笑:“看了,但是没看懂,上面的笔记像鬼画符一样,唯一能辨别出来的,只有潦草的几个字,写的是你的名字。”
     “原来如此。”陈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面色郑重地说道:“虽然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但毕竟也是方老仙的一番心意,我会好好珍惜的。”
     “嗯,总之抱歉了,陈先生,我这边家里的遗物还有很多需要清理。”方大俞说道。
     “那,我这边也有事,就不久留打扰你们了。”陈英说道。
     “瞧您说的。”方大俞勉强笑了笑:“能大老远来这么一趟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一番寒暄过后,殡仪馆的事宜算是告一段落。
     陈英静静地坐在场馆外的车里,轻轻翻开方老仙留下的笔记。
     笔记上的内容应该是方老仙摘抄的,大多是些碑刻铭文或是象形图字。
     从古至今,文字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许多仍未完全被研究和翻译。
     一时间,陈英看着这些犹如天书般的文字,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陈英记得,方老仙的视频突然火起来的时候,正好是其转型做灵异事件博主的时候。
     他们俩合作的“网络怪谈异闻录”虽然十分火爆,但大多数的企划都是由方老仙率先组织的,包括选址、民间传闻的调查等。陈英负责的部分则是站在唯物主义者的角度,对超自然现象进行批判,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制造舆论热点。
     所以,陈英一直很好奇方老仙是从哪里得知如此怪异的素材选题,假如他能破解方老仙笔记上的秘密,想来就能找到答案了。
     翻看了一会儿,陈英发现笔记上的内容的确如方大俞所说,宛如鬼画符一般,让人无从下手。
     如果按照碑刻铭文的思路去推论,这些摘抄的文字源头可能受到了时间、保存状态、语言演变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造成了极大的理解和翻译难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眼下,陈英只能尝试从图形入手,分析笔记上的内容。
     笔记的首页,绘制了一个人的形象。这个人的形象有些奇特,在其头部,也就是天灵盖处,绘有一只天眼。
     在一些宗教或超自然传统中,天眼代表着对神秘事物或灵性世界的洞察力,象征着超越常人的感知能力或智慧,能够让人理解世界的深层次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倘若人获得了天眼,则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陈英没想到,笔记描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开天眼。
     一时间,他觉得这有些荒谬绝伦,无稽之谈。
     从科学角度来看,天眼只是民间传说或象征意义上的存在,在现实中根本无法被证实。
     人文虚构的东西在唯物观上根本不存在,硬要说有的话,那也是通过仪器看到难以发觉的不可见光线。
     如果真的有天眼,也只会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科技产物,或者是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进化。
     “方老仙呀方老仙,你不会真的是个疯子吧……”陈英苦笑着摇摇头,现在想这些东西也无济于事。
     在毫无头绪的状况下,他只好翻开下一页,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
     ……
     笔记第二页的内容,大致画着一群诡异的火柴人在用器皿炼制着什么。
     这些火柴人的动作形态怪异,器皿的形状也十分奇特,整个画面看起来荒诞不经。陈英看了几眼,实在觉得无厘头,便随手将笔记翻开到第三页。
     只见第一页画的那个人突然出现在了第三页,只是比例小了很多。
     画面的内容大概是将器皿中的液体倒在那人身上,液体如同露珠般缓缓滑落,最终轻轻触及了画中人物的额头,整个场景仿佛一场神秘的仪式即将开始。
     “诶?这东西,难道……”陈英猛地想起方大俞交付给他的小瓶,心中不禁一动,心想:那瓶子该不会就是那开天眼用的器皿吧?
     陈英忍不住苦笑出声,自己这是在想什么呢,怎么可能会有开

第541章 陈道长的过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