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8集:自然的警示[1/2页]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雨痕
     凌晨三点,陈默的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起来。屏幕蓝光刺破黑暗,映出助理林薇的名字。他按下接听键时,雨声正顺着窗缝往里钻,带着潮湿的凉意。
     “陈总,梅岭营地出事了。”林薇的声音裹着电流声发颤,“暴雨冲垮了三号峡谷的观景台,有七名游客受了轻伤,现在已经转移到山腰民宿。”
     陈默猛地坐起身,睡衣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梅岭生态营地是他文旅版图里最特殊的一块拼图——去年在秦岭深处签下的项目,保留着原始森林与溪流湿地的自然肌理,也是他力排众议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的试验田。此刻窗外的雨势不过是中雨,山里的情况恐怕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
     “通知应急小组立刻出发,让当地林业站协调无人机勘测。”他一边穿外套一边对着听筒发号施令,“告诉游客所有医疗费用由公司承担,后续补偿方案我到了再说。”
     越野车在雨幕中颠簸了四个小时,天色泛白时终于抵达梅岭山脚。警戒线已经拉起,穿橙色救援服的队员正背着防水布往山上运。陈默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往前走,远远看见营地经理老张蹲在被冲垮的观景台残骸旁,手里捏着折断的防腐木栏杆。
     “基础桩打得太浅了?”陈默踢了踢裸露在外的钢筋,锈迹在雨水冲刷下显出暗红色。
     老张猛地抬头,眼里布满血丝:“按设计标准是够的,但这场雨太邪乎,三十年不遇的山洪……”
     “标准是谁定的?”陈默打断他,声音冷得像山涧里的水,“去年环评时我就说过,秦岭的雨季土壤含水率会比常规数据高20%,基础强度必须上浮一个等级。”他弯腰捡起块混凝土碎块,指尖碾过里面露出的砂石,“这配比根本没按抗渗要求来。”
     雨还在下,顺着安全帽的帽檐汇成细流。陈默走到临时搭建的指挥棚,墙上的卫星云图正显示这片区域还将持续降雨。救援队员汇报说上游出现小型滑坡,有三顶露营帐篷被冲走,幸好游客提前撤离。
     “所有施工队暂停手头项目,”陈默指着地图上的红点,“立刻加固溪流两岸的防护网,把营地物资全部转移到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他顿了顿,补充道,“让法务部准备合同终止函,梅岭的施工方没通过这次考验。”
     老张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低头记录指令。陈默知道他想说什么——这个施工队是业内知名的生态建筑团队,报价比同行高出30%,当初董事会就是看在他们的环保资质才拍板的。可现在看来,所谓的专业在真正的自然伟力面前不堪一击。
     下午雨势渐歇时,陈默沿着泥泞的山路巡查。原本清澈的溪流涨成了浑浊的黄浪,冲毁的不仅是观景台,还有下游的生态厕所和垃圾分类站。几个穿着雨衣的村民正在抢救被淹的蜂箱,那是营地带动的乡村振兴项目之一。
     “陈老板,这雨邪门得很。”养蜂人老李抹着脸上的泥,“我在这住了五十年,没见过七月下这么猛的雨。”他指了指远处的山坡,“往年那片林子能挡水,去年修旅游公路砍了些树,怕是留不住水了。”
     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山坡上有片新露出的黄土。那是之前为了拓宽消防通道砍伐的区域,当时施工队说按规定留了足够宽的防护林带。现在看来,自然的平衡从来经不起任何侥幸。
     回到指挥部时,林薇递来一份紧急报告: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五年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将上升40%。陈默盯着报告上的折线图,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来梅岭时的情景——那时他站在峡谷底部,看阳光透过原始松林洒下光斑,当即决定要在这里建一个“能和自然对话”的营地。可现在,这片他想守护的自然,正用最激烈的方式发出警告。
     “通知所有分公司负责人,明天上午十点开视频会议。”陈默脱下湿透的外套,“让战略部准备一份《生态优先实施细则》,核心就一条:所有新项目必须通过百年一遇的环保压力测试。”
     林薇愣住了

第308集:自然的警示[1/2页]